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1章 佩服(1 / 2)

第131章 佩服

章越,劉佐二人一並回齋舍的時候。

但見向七和黃好義都站在門外,章越他們不由好奇:“敢問如何了?”

黃好義向齋舍裏一指,二人向內看到。程頤正捧著書,整個人雙膝跪坐在床榻上對著牆壁,口中一副念念有詞的樣子,翻來覆去的念得就是‘無善無惡心之體……’的話。

章越在旁看得目瞪口呆了心下道,完了,完了,自己將一位不世出的理學大宗師給帶偏了。

章越心底突然生起了無限懊悔,自己沒事裝什麼逼,他雖不讚成理學的觀點,但沒有理學,在中華的思想史也會少去濃墨重彩的一卷。

自己為了裝逼,萬一扼殺了程頤的觀點,那麼自己豈非成了罪人。

章越此刻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三郎,你到底與正叔兄說了什麼?”

章越道:“即是一段偈語。”

劉佐道:“哦?三郎精通釋家?”

佛學的偈語都由四句組成,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的偈語。

還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也是偈語。

佛家的偈語一般都由四句組成。而這‘無善無惡心之體’這四句,也被稱為心學四訣。被王陽明稱為一生所學的宗旨,幾百年來有不少人為此想破了腦袋,程頤一時之間哪悟得出來。

劉佐聽章越將‘心學四句’說了一遍,對方也是一臉的茫然。

劉佐道:“正叔兄一貫如此,咱們就別打攪他了。”

章越道:“也隻能如此了,咱們先去饌堂晡食。”

“也罷!肚也是餓了。”

當即四人一並離去,章越看向舍內程頤招呼道:“正叔兄,我們去吃飯了!”

程頤一點反應也沒有,並沒有將章越的話聽進去。

眾人無奈隻好先去吃飯。

一路行來,劉佐與章越道:“但逢三、八課試之日公廚即設別饌,春秋炊餅,夏天冷淘,冬天饅頭,這饅頭最為有名,咱們太學生自己都舍不得吃,拿來轉贈親識。”

章越此刻不由想起了蔡確請自己吃的太學饅頭,果真美味。

章越不由問道:“那平日呢?”

劉佐長歎一聲,一旁向七補道:“咱們太學生有句俗語‘有發頭陀寺,無官禦史台’,有發頭陀寺,說得是咱們平日如頭陀般苦修,隻好以清苦而鯁亮自許。咱們大學們都自嘲,以影為妻以椅為妾。”

說到這裏眾人都是朗聲大笑。

章越心底暗笑,難道不是左手為右手麼?

“至於‘無官禦史台’我就不用多說了。”

聽聞這些年太學生們‘好點評時事,甚至言大臣們不敢說得話,罵禦史也不敢罵得人’,故而稱‘無官禦史台’。

眾人當即走至公廚,今日非課試之日,果真飯菜不過平平。

太學原來隻有兩百人,近來擴充到七百多人,故而經費卻不夠。平日裏攤在學生身上一個月飯錢也不過三百文,平均一日十文。

故而胡瑗等太學講師從自己的俸祿裏掏錢,在逢三,八的課試日,給學生加餐。

與州學縣學分餐不同,太學是合餐,一舍一桌,桌上擺著一木桶,裏麵大約是兩升多的米,大約一人不到五合米,還有些鹹菜。

至於一人一個陶罐裏麵盛著米湯,其餘是五合米飯,但有一道菜與州縣學裏相同,那就是蒸茄子。

幾條白蒸茄子切成兩半,白瓤上澆了醯醬,味道著實不錯。

不過說到吃茄子,就得講講朱熹他老人家了。

朱熹在武夷山講學時,平日與學生們就吃脫粟飯與茄子。有一日一名叫胡紘千裏迢迢來拜訪朱熹,朱熹就給他吃茄子加脫粟飯。

胡紘那個氣啊,逢人就說‘此非人情。隻雞尊酒,山中未為乏也’

就算山裏啥都沒有,你也拿隻雞和酒招待我啊,哪有見過你這麼不近人情的人啊。

然後胡紘當了官後,就彈劾朱熹是偽學罪首!

太學裏這樣清苦的生活令章越想起了在州縣學裏‘食二三等飯,作一二品官’。

但看著這紫色的茄子,章越不由自嘲道:“今日食紫茄,明日服紫衣!”

左右聽了都是笑了。

眾人吃了飯,劉佐將剩飯裝在陶罐裏用碗蓋了帶回齋舍。

但見程頤還在齋舍裏捂著頭,盤坐在榻上對著牆壁冥思苦想。劉佐拿著飯道:“正叔吃一口吧!”

但見程頤搖了搖頭。

劉佐無奈對章越道:“三郎,還是你勸一勸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