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92章 賠罪(1 / 2)

第192章 賠罪

臨近年末,吳府上下自是熱鬧非常。

去歲吳充任京西轉運使,任官將滿一年,吳充之妻李氏帶著吳安詩,吳安持及十七娘前往了西京洛陽一趟。

李氏這一次去洛陽可謂是衣錦還鄉的。

李氏的祖父李覺,乃唐朝李氏皇族的後裔。

太平興國年間,李覺以九經釋褐為官,曾通判建州,在此與吳待問相識。

到了其父李宥這一代兩家定下婚約。

而李覺,李宥遊宦時,都有帶李氏經過或遊曆洛陽。長安於唐末時遭戰火毀了大半,洛陽雖有毀損,但已回複大半。

如今的洛陽已是繁華錦勝之地,對於這李唐時的東都,武周的神都,李氏回到這裏仿佛感受到當年李家那盛唐氣象,她還極喜歡洛陽的人物風華。

這一次吳充任西京轉運使,成為一路最高行政長官,李氏自是攜子女往此處,以及當年留在東都的李氏皇親。

當吳家上下抵達時本地官紳自有一番接待,故而說是衣錦還鄉也不為過。

李氏攜家人在洛陽遊玩了近半年這才返回汴京。

到了年節,吳府上下自是忙著張貼春聯。

房裏的丫鬟院子內外打掃,遠處的燈火閃動是汴京城年節時的繁華。

吳安詩妻子範氏的內侄範祖禹今日來拜見了吳安詩,吳安持兩兄弟,也是希望以後能有個照應。

在吳氏兄弟看來範鎮以文章史學名世,這範祖禹也毫不遜色,如今被呂公著看上。由範鎮親自出麵為這侄孫說親,如今範呂兩家已是定親。

至於吳充二女兒也是嫁給呂公著的兒子呂希績。如此範祖禹與吳家又添了一層關係。

官場都是這樣,一層又一層的關係網正在其中,隻要是沾親帶故,又或者通過婚姻融入一個又一個的圈子。

三人閑聊,吳安詩隨口問道:“你同窗之中有何過人之處?“

範祖禹笑道:“同舍之中,有一名叫孫過的,是邵伊川的弟子,易學極為精湛。”

吳安詩道:“此去西京見過伊川先生一麵,他出行必坐一輛小車,由一人挽車,我初時不知,隨旁人相告方知,有幸一睹名士風采。”

範祖禹道:“姑父所言甚是,聽我這位同窗說,伊川先生除了風雨天外,常坐一小車遊洛陽,一人挽之隨性而至,又聽聞他與富相公交好,富相公如今還在天津橋旁給建了一座宅子。”

“還有一位黃好義,詩文極好,百步成詩。”

“黃履,邵武軍人,不僅文章寫得好且慷慨好義。”

提及這二人,眾人都覺得不如邵雍弟子名頭大,不過在科考上主考官不會因你是邵雍弟子而照顧於你。

眾人都沒什麼興趣。

“還有一位則是浦城人士章越,字度之……”

吳安持一愣道:“什麼?你是何齋?”

範祖禹道:“養正齋。”

二人都露出恍然的樣子,沒料到範氏的內侄居然與章越同齋。

幾人神色不一。

吳安詩從不對外透露吳家與章越已是約定成婚的消息,原因是暗惱章越,至於吳安持也沒說,但他主要是對章越五年內考上進士沒多大信心。

如今聽得章越名字,範祖禹不知為何眾人一默。

吳安持解釋道:“這章度之與我們有些交往。”

範祖禹聞言驚喜道:“真的麼?可是度之他從未在太學裏提及啊!”

至於章越除了哥哥嫂嫂外,從未對外提及與吳家婚事。

“哦?”

吳安詩聽了淡淡地道:“此人素來不大方。”

範祖禹聞言不好反駁,吳安持笑道:“你莫放在心上,這章度之你覺得如何?”

範祖禹道:“三郎是智識明敏之人,但平日卻從不誇誇其談,其好學能文,但在同窗間卻從不賣弄文采,他操守正直,與同窗相處都能恭謙退讓。”

吳安持稱許道:“如此說來倒不是不大方,而是圭角不露了。”

範祖禹笑道:“正是如此,我平日都是暗暗學之,約定日後一爭高下的,但我與他雖有競爭之心,卻不妨礙咱們之間的交情。”

範祖禹說來倒是一臉得意。

“是了,他近來寫了一篇文章和一對聯,你們知道麼?”

“哦,他還寫文章了?”吳安持問道。

“不錯,官家賜他同三傳出身,但他卻上疏辭了,可這篇辭疏卻寫得感人甚深,如今在汴京已是傳抄開來。”

“竟有此事?”

這回輪到吳安詩和吳安持不淡定了。

特別是吳安詩聽得範祖禹說來,心情是從低到高,又從高到低,最後又是從低到高。

章越竟還被天子授同三傳出身?

雖說同三傳不是正出身,且守選難熬,但對吳家而言,最難是出身,也就是做官的資格,其他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