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20章 開掛(1 / 2)

第220章 開掛

考試居然有僧房住,章越大感熨帖。

開寶寺的僧房隻有三百多間,諸科明經肯定沒有這待遇,至於進士科的也唯有三百多人才可以住僧房。

其餘隻有坐到大堂去了。

雖說這僧房隻有一丈見方,但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肯定還是舒服多了。

最重要的是僧房還是朝南的,能夠照得到日頭還能看到開寶寺鐵塔。

看來是考官看在陳襄的麵子上特意照顧自己了,算是隱形福利了。

僧房都打掃過,甚是幹淨。章越將席子往榻上鋪好,晚上再蓋上薄被單即可。

這樣條件有些粗糙的漢子,就直接睡了,連被單席子也不用帶。

章越當初也擔心睡在大堂上,地上冰涼,故而還帶了被褥來,如今是用不著了。

章越又從考箱裏取出硯台,墨錠,筆擺在桌台上。桌台上擺好了蠟台,章越將蠟燭都是取出,這一次他帶了五支蠟燭。

三天兩夜的考試,五支蠟燭應是夠用了。

擺好紙張後,章越敲了敲窗戶。僧房的窗戶是格子窗,章越看見一名公人來到窗後問道:“何事?”

章越塞了把銅錢在對方手中道:“端公,拿個線頭香來。”

對方掂量了下手中銅錢,旁顧無人後若無其事地納下道了句:“等著。”

不久對方從格子窗裏遞來了線頭香。

考場不許明火,故而隻能借線頭香來引火。

章越拿出香爐擱入了香料,用線香引燃,片刻後一縷若有若無的青煙從香料上燃起。

焚香可以凝神靜氣,可以拿來裝b,最重要是拿來驅蚊驅蟲。

汴京這蚊蟲太他娘的毒了。

這汴京百姓多為蚊蟲雖苦,但唯獨馬行街不怕蚊蟲。

為何?

因為整條街全是藥鋪,而且家家富的流油,焚香驅蚊舍得下本。兼之馬行街的生意都是通宵達旦,整條街徹夜燈火通明。因此驅蚊的藥香味整街彌漫。

燃香後,章越覺得舒坦許多,將褙子脫下,換上一身寬鬆的單衫,喝了口降火消暑的綠豆湯。

正欲拿些糕點來食時,不久考吏已來投遞考題卷子。

章越的卷子貼著家狀,之前一早就呈上了,如今蓋了印又發還手中。

章越確認了試卷上的用印後,即取過印著考題的卷紙讀起題目來。

章越掃了一眼今番國子監解試題目,先有個印象在心。

章越明白對於進士科而言,上麵幾科的權重是從高到低排列的。

重中之重是賦。

賦是決定去留的,蘇軾嘉祐二年的進士科考試,因為賦欠佳,直接被考官罷落,至於後麵的寫得再好,考官看也不看。

要不是歐陽修搜出蘇軾的卷子,並讀了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論"將之定為策論第二。蘇軾那次科舉就落榜了。

賦之後是詩,唐朝科舉詩更重於賦。到了宋朝,特別是歐陽修提倡古文運動後,詩的比重大為下降。

下麵策與論比重如今在科舉中地位被歐陽修拔高了,如今已不亞於詩,僅次於賦。

最後的經題就是個過場,其內容對不少不屑於讀經的進士而言,即便全錯,也不影響人家考中進士。

不過經題考好了卻可以加一等,比如蘇軾因賦差點被篩落,雖有策論救場,但最後本隻有五甲進士的名次,但因春秋經第一,被拔為第四甲。

這些之中,章越最有把握的是經題,其次是策論,最後是詩賦。

論經義章越在太學裏可謂吊打所有進士科的太學生,甚至連諸科明經的經生對章越也是甘拜下風。

當初諸科之首習九經科的經生看了章越經學功底也是自歎不如,言有章越在,怕是九經科就不好考了,大有章越去進士科放了他們一馬的意思。

不過經學再強,對進士科而言並沒什麼實質性作用,隻能錦上添花罷了。

看了卷子,章越先行磨墨將經義的題目都寫了。

經題是論語,孝經(必考),下麵是大經,考生可以自選春秋,禮記之一考試。

至於列入五經的易,書,詩也有抽考。

因為九經都被章越背得滾瓜爛熟,過程實在是枯燥乏味,不過半個時辰即寫完了所有的帖經墨義。

之後章越構思起下麵的題目。

解試策與論都必須在五百字以上,字雖不多,都很費腦筋。

至於賦必須三百六十字以上,詩限製六十字,五言六韻。

這些知識書鋪買來的解試須知裏有記載。

同時賦每韻不限聯數,每聯不限字數。

同時官韻有疑混的,允上請。詩中字體與聲韻相同者,也可以酌情使用。

這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宋朝科舉對卷麵分有著異常嚴苛的要求。

考官對一張卷子評分是以點抹評判的。

具體標準是三點當一抹,一抹降一等。

就拿塗抹字跡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