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56章 審卷(1 / 2)

第256章 審卷

頭場賦試卷子收入後,考官即要忙著糊名,謄錄。

夜幕降臨,貢院裏掌起了燈。

封印院的官吏們行色匆匆捧著卷子行走於各房之間。

這貢院這麼大,總有燈火照不到地方,在唐傳奇中流傳著不少貢院鬼故事,故而不免令膽小之人心有餘悸,不敢隨便亂走,隨便亂看。

不過流傳的貢院故事倒也並非一味是神神怪怪,報恩報仇的故事,譬如嘉祐二年省試歐陽修為主考時,他每當看考卷時,就感覺身後坐著一位朱衣人。

而這卷子歐陽修認為寫得非常好時,這位朱衣人就點頭。

故而化作了俗語‘朱衣點頭’。

按照省試的流程,考生納卷之後,先由編排官先去除了卷首了鄉貫名字,以之前考生請號的字號代替,然後送至封印院,由彌封官進行糊名。

之後由彌封官送至謄錄院,命書吏抄錄,京官校對,諸司供賬,再派兩名內侍監督,

抄錄後的卷子會先送呈身處外簾的點檢官看畢,然後點檢官會在卷子上寫下自己認為的評語等第。

之後糊住點檢官所書的評語等第,再呈給三位主考官過目,主考官根據自己的意見寫下等第。

最後詳定官根據點檢官與主考官二人各自寫下的等第,作一個參考,檢查其中是否有紕漏。免得兩位官員有的給高,有的給低了。

如果點檢官與主考官意見不一,那麼詳定官若讚同主考官的意見,則不必再看,以主考官意見為主。但詳定官若支持點檢官的意見,就要稟告主考官,那麼詳定官會據此與主考官商議,確定考生的最終名次。

眼下科舉最重是詩賦,第二場第三場策論如今被拔高,但還是以詩賦定去留,策論論高下的規矩。也就是策論哪怕寫得再好,詩賦不成也就下一科再來吧。

故而第一場詩賦的卷子謄錄之後,就立即給點檢官閱卷,點檢官看完寫出等次還要呈給三位考官再過目,最後詳定官還要過目。

因為有三級閱卷流程,所以閱卷的時間很緊,而且點檢官若判錯了卷子,被詳定官看出,是要當處分的。

故而當第一批封印院彌封後的卷子送至點檢官處時,十名點檢官即被從床榻上叫醒進行審卷。

詩賦的卷子一到手,這些點檢官就拿著筆一行一行地掃過取。最後在一旁寫下自己的批語,最後再劃定等次。

主考官與詳定官還要對考中後的真卷進行審查,若合意即書寫榜單名次,當然在放榜前省試的前十名還要送給天子親自詳看。

總之這一道又一道的程序確保了省試的公正。

故而能夠憑著關係在解試中五解六解的舉人到了省試卻始終也考不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省試更難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更嚴格。

身為馬前卒的點檢官責任大,權力小,一個個都是戰戰兢兢地閱卷。

內簾官們咬趕進度,身處外簾的他們則不能出錯,故而沒有多餘的心思,不過這些點檢官也是人,看到好的文章會拍案叫絕,看到差的文章也有哂笑,不屑,嘲諷。

也會因為有的好文章,最後因一不起眼的地方空虧一潰而歎息感慨。

也有一時拿不準去問旁人的意見。

這時一位牛姓的點檢官已是改了上百份詩賦了,從三更半夜一直改到了天空露出魚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