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1 / 2)

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

在嘉祐二年的千古第一榜中,林希並不起眼,甚至章衡在後來也沒留下多大的名聲。

蔡襄被任命翰林學士,權理三司使,不過當時宋朝這邊維持著對遼國,西夏的歲貢,那邊老百姓窮困,實已無錢可征,財政已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

故而蔡襄被任命為三司使,也是有收拾爛攤子的意思。同時也有好基友歐陽修在背後使力的緣故,他希望蔡襄能在方田均稅上能夠力挺自己。

不過因為之前章望之之事,章衡與蔡襄相處並不愉快。

不是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得罪一個正人君子有時候會比小人更可怕,盡管你不會當麵受到報複,但會莫名遭到孤立和邊緣化。

章越與章衡相談,雖說仍是如平常,但暗暗已感受到這份落寂,這與去年他剛剛還京出任鹽鐵判官時,那份言談時的自信從容,那份得誌的躊躇之情大為不同。

章衡起身更衣,章越借故跟了過去。

章衡知章越有話要談放慢腳步,章越向章衡道出郭林在南京國子監遭到處境,被同窗暗算以至於差點錯過省試之事。

章衡聞言道:“科場的事,你踩我我踩你的事還少麼?嫉賢妒能之輩不要與他計較,日後自取其辱,動手收拾若不能打死,結果遭小人惦記就不好了。”

“至於你的郭師兄當初在書院時也算相識一場,怎說也要幫一把,此番先看看明經可否及第,不能否,我讓他至北監再說。”

“這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你郭師兄既下了這麼多功夫,再熬個幾年就是,有個出身回去也可光宗耀祖,不要功虧一簣了。”

章越鬆了口氣了,章衡即開了這口幫忙就行。

“還有何事?”

章越猶豫了下道出自己在策問裏談及方田均稅之事,章衡聽了臉色都變了,當即斥道:“你這是行險搏名之舉可知?”

“當初慶曆新政那些官員貶得貶,奪官的奪官,這才過了幾年,你就忘了?”

章衡神情肅然,然後道:“我觀你的文章這兩年可謂大有長進,之前不與你說,是怕你自滿,本待你今科高第,再度光耀我章家門楣,如今你卻行險搏名,當今聖人雖說有此意,但需知當今官場上反對方田均稅的官員可是不少的。若三位考官中有反對之人,你如何辦?”

章越道:“齋長說得是。”

章衡見章越一臉虛心地樣子,然後又道:“但也未必了,話說又回來,你可知當今聖人為何如此器重我們章家麼?”

章越道:“還請齋長賜教。”

章衡點了點頭道:“太祖有祖訓不可用南人為相,但郇公為閩人拜相第一人,為何?因為他作了孤臣。當年我中了狀元,也是拜他之遺澤。”

章越會意了。

他發覺自己意識上犯了一個錯誤。

自己一直在新黨舊黨兩邊的思維跳來跳去,之前對於吳充的親事猶豫再三,又想抱王安石大腿而不得,其實自己沒有想明白官場上真正訣竅在哪。

沒錯,結黨是官員們的常態。

身在官場,若上麵沒有人替你說話,那是寸步難行,故而身為一名官員進入官場後,總是要麵臨站隊的一個問題。不站隊容易被邊緣化,遭到排擠也沒人替你說話。

宋朝最大的兩個集團就是新黨,舊黨。

章越因熟悉曆史,故而天然地傾向新黨,所以不免產生了抱大腿的念頭。

但其實這是思維上一個定勢錯誤。

新黨最大的頭目是誰?

既不是一代目王安石,也不是二代目章惇,而是宋神宗,宋哲宗。

話說回來,為何天子器重章得象?

因為他是孤臣。

就拿進奏院案來說,蘇舜欽等人身為被貶範仲淹的‘君子黨’,還在宴中寫出了‘醉臥北極遣帝扶’這樣的大不恭之言。

不過就真正的進奏院案的問題而言,比如公款吃喝與妓女雜坐這不是大錯。

但蘇舜欽眾人受了處分,甚至還連累蘇舜欽的嶽父杜衍罷相。蘇舜欽回到蘇州,在鬱鬱下寫了滄浪亭記,數年後被屈病死。

這個處罰就太過了。

故而朝野上下為他們鳴冤的不少,不少官員想讓身為官員之首的宰相出麵代表士大夫們說幾句話,維護下蘇舜欽他們,但宋史記載宰相章得象、晏殊不可否(不給說話)。

章衡道:“嘉祐二年時,朝中宰執群議立儲,官家不滿。官家讓我為狀元,也是想起了郇公這位跟隨他多年的老宰相,其一貫謹言慎行。”

“官家點我為狀元,就是告訴滿朝臣子,要學郇公那般作孤臣,你二哥子厚也是深諳此論。”

章越明白了,章惇辭去進士亦有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