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14章 六論(1 / 2)

第314章 六論

五名應製科考試的人到場。

與解試,省試,殿試烏泱烏泱的考試人群不同。應製科的人數很少。

製舉起源於漢朝,如晁錯,董仲舒都是製舉出身,進士科起源於隋朝。

製舉與進士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是漢朝察舉製的延伸。

戰國時是世官製,父子相繼,察舉製打破了父子相繼,變成由下至上,皇帝通過官員的舉薦來選拔官員。

當然察舉製也帶來了任人唯親,權力也在小範圍內交替的問題,好比九品中正製,但比起世官製無疑權力更收歸於朝廷。

到了科舉製興起,就更不興任人唯親,一切由考試來選拔人才。

當然科舉製也有弊病,但比察舉製更歸於朝廷,對百姓更趨於公平。

到了宋朝,地方官府官員的官名還保留著察舉製的稱呼,比如幕職官,好比節度使州推官,防禦使州簽判都是唐與五代時地方節度使的幕職官。

到了宋朝,這些官員們大是科舉製出身的官員,由朝廷派出至地方的。

至於宋朝節度使大多是有節度使的名,沒節度使的權。

另外蔭官蔭子的製度,還帶著些許世官製的遺俗,不過如今官場上已是科舉出身官員的天下了。

而宋朝也保留著製舉之選才方式,算是新時代與舊時代兩等新舊方式並行。

察舉在於人數少而精,其實大費周章的舉辦科舉,不僅耽誤了很多人一生的光陰,而且占用了朝廷的大量資源,如果推舉的大臣沒有私心,這其實是比科舉製更好更有效的選拔人才方式。

但是……

章越年輕時候很喜歡錢穆的論中國政治得失的書。在書中錢先生推崇於漢的政治,對於宋明清之製頗有微詞。

其實從中央集權,強幹弱枝的角度來說,是一代強過於一代的。

故而章越當初得知韓琦,富弼同時向皇帝推舉了自己時,還是有些意外的。

萬一考不中,也可以與同僚裝逼說,不是自己一定要去,主要是怕去了不給兩位宰相麵子嘛……

自己又不是王安石。

韓琦推薦王安石試館職,卻給王安石拒絕。

試館職,也是察舉,什麼時候連官位的升遷都要考試這才好玩了。

但毋庸置疑,科舉製的好處就是門檻低,否則章越這般出身,富弼,韓琦,歐陽修根本不會察覺到自己。

先進士而後製舉,算是古今兩等選拔機製的佼佼者了。

在場五人皆是,此刻秘閣門前談不上劍拔弩張,但自有一等莫名之氣氛。

這時候閣門打開,一名掃地僧模樣的閣吏對五個人招了招手道:“等著作甚?進來!”

五人不由一愣,這就是傳說中的天下第一難的秘閣六試?

絲毫規矩排場都不講?

這令剛進行過進士考試的章越一時有些不適應。

看來果真製科考試難在薦舉,進士考試則難在考試。

一個參加人數多,講排場,一個人人數少,不講排場。

章越等五人先後入內。

但見秘閣中堂內擺著五張案幾上上鋪好了文房四寶,堂間正中是聖人像,四周高閣上皆架著書籍。

“張望什麼,坐啊!”掃地僧模樣的閣吏拿著拂塵一麵打掃著書籍上的積灰,一麵對五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