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22章 題眼(1 / 2)

第322章 題眼

李德裕是唐朝一位富有作為的宰相。

當然其攬權之事,也令他遭了不少後世的罵名。

但章越記得不止一次聽到說蔡確似李德裕。

一次是黃好義告訴自己的,他的兄長黃好傔與蔡確是同鄉發小兼同年,蔡確讀書時窮得沒錢時常去黃好謙那蹭飯。一日二人去吃飯,正好遇到一人看見蔡確就對他說,你長得像唐朝宰相李德裕。

此人又對一旁的黃好謙道:“他以後發達了會提攜你的。”

還有次是在太學裏蔡確與同窗出遊,正好遇到一個道士。道士見了蔡確攔住對方言道,你長得也像李德裕。蔡確不止一次這麼聽說了笑問,那我也會作宰相麼?

道士說會。

蔡確又問,也會像李德裕那樣貶官到嶺南老死在那麼?

道士說也會。

蔡確即默然了。

反正蔡確似李德裕之名,在太學裏傳得很開。章越也覺得對方能力及行事的魄力,倒真有幾分似李德裕那樣的名臣風範。

再說到題目,天子舉李德裕不是無的放矢。

宋朝將度支歸三司使管,以分宰相之權。但相權與三司使之爭由來已久。

如今大宋財政赤字是一個天大的問題,範鎮,司馬光都主張將度支歸於宰相管理,以解決目前的財政問題。

故而官家有此而問。

章越深感若上麵是國家麵臨問題,下麵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從虛到實。

官家臉色有些蒼白故而頓了頓,念了好長一段話覺得氣力有些不支,當即命一旁的胡宿將策問念完。

胡宿對著詔書繼續問道:“水旱蓄積之備?邊陲守禦之方?圜法有九府之名;樂語有五均之義。”

九府圜法是太公望所出,這是錢法。

後麵每一條都是實政之事,當然也可以從務虛來答,也可從務實來答。

最後胡宿言至:“富人強國,尊君重朝。弭災致祥,改薄從厚。此皆前世之急政,而當今之要務。子大夫三人悉意以陳,毋悼後害。”

禦試的策問題目已是念畢。

章越,蘇軾,蘇轍三人都是行禮道:“臣知曉了。”

趙禎見胡宿念畢點點頭,溫和地笑道:“你們好生用心答之。”

說完趙禎即離殿歇息了。

禦試與其他考試不同,當場考後考官當堂禦卷,最後評出高下。即是一考完即出成績。

至於韓琦,曾公亮,歐陽修等率領兩府官員亦是麵見官家後告退不表。

章越二蘇於崇政殿內坐下。

這禦試需舉人寫一篇三千字以上根據方才官家所問而答的策對。但這策對並不好寫。

章越坐下後抬起頭,但見胡宿,司馬光等考官們皆立於左右。

進士科是解試考官是司馬光,殿試考官是王安石。

而之前閣試是王安石,禦試是司馬光,反正哪裏都離不開這一對好基友。

章越凝神於題目上,首先將策論上的題目於答卷上先抄錄一遍,然後以‘臣謹對曰’幾個字開頭答卷。

章越一邊抄著題目一邊於胸中醞釀,一旁的蘇軾也是如此。至於蘇轍則雙手抱胸先一個字不抄,正坐在案前閉目構思文章。

但見蘇軾抄完題目後,略一思索即提筆下了下去,章越見此心底一凜,蘇軾真是文思敏捷,自己還絲毫沒有眉目呢。

蘇軾已經用那奇特握筆之姿,筆不加點地寫下了自己策論。

“臣謹對曰,臣聞天下無事,則公卿之言輕於鴻毛,天下有事,則匹夫之言重於泰山,非智有所不能而明有所不察,緩急之勢異也。”

“方其無事也,雖齊桓之深信其臣,管仲之深得其君,以握手丁寧之間,將死深悲之言,而不能去其區區之三豎。及其有事且急也,雖唐代宗之庸,程元振之用事,柳伉之賤且疏,而一言以入之,不終朝而去其腹心之疾。”

“夫言之於無事之世者,足以有所改為,而常患於不信。言之於有事之世者,易以見信,而常患於不及改為。”

蘇軾的文章如水銀瀉地般,又有等海涵地負的大氣,若是旁人見了定是要拍案叫絕的。

然而章越卻仍將筆擱在一旁,構思題目。

首先要把握一個原則,趙禎在策問將自己批得一無是處,但身為臣子的絕不可如此批評天子。

領導開會先檢討說我有些地方作的不對,還請大家以後多指教。一旁的人站起身來道,是啊,領導你有一二三不對的地方,希望你以後多改正。

這樣的員工恐怕就…

即便是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但方寸還是要把握好的。

章越想到這裏已過了半個時辰,卻見一旁蘇轍也已是動筆了。

蘇轍先抄錄題目,然後寫下臣謹對曰,臣不佞,陛下過聽,策臣於庭,使得竭愚衷以奉大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