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08章 改變(1 / 2)

第408章 改變

章越之言一出,令在場眾人陷入了沉思。

什麼叫於國有利,於民無利的商業即歸於國家?

什麼叫官督商辦?

連身為三司使的蔡襄,鹽鐵副使的範師道也是露出疑惑之色,此事章越事先並未與他們商量過。

這也是章越冒險,因為此事在三司裏拋出,那麼必須要走流程,先是要在鹽鐵司裏商議,

副使範師道,勾院刁約,蔡抗,呂大芳,章越三人先小範圍討論,之後上報給蔡襄。

蔡襄在考量後上報給朝廷,曹太後身為婦人當政,一般會比較慎重,很可能會否掉或置之不理,就算不置之不理也要交中書討論商量,諫院還要提出意見。

下麵十個提案有九個提案都在這樣的流程中磨掉了,就算最後出來的也容易被改的眉目全非。

章越之顧慮也是在此,所以他壓著鹽鈔的事不處理,就是想等著這樣一個機會。

如今三司,中書,太後,官家都在,而且太後方才還流露出對自己的賞識之意,這時候會議的氣氛這麼好,章越若放過這個機會,那真的是錯失良機。

不成熟的就是,沒有與蔡襄,範師道之前商議通氣。這件事,對於上司而言乃是一個不小的忌諱。

但這時候唯有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章越道:“此事乃下官之淺見,事先未於三司使,鹽鐵副使熟議,方才太後相問,臣才貿然提出。”

章越這麼一說,眾人反是鬆了一口氣,因為若是蔡襄,範師道等三司官員的熟議,他們就要仔細研究研究了。但章越說自己,一個小小的三司判官的見解而已。

韓琦向蔡襄,範師道問道:“是這般麼?”

蔡襄,範師道都是點了點頭道:“三司並未商議。”

曹太後笑道:“那就當作拋磚引玉,依吾所見到底是磚是玉都要議一議?否則哪知是誰磚是玉。吾記得先帝在時,常言蔡卿,歐卿最是耿切直言,無隱於君上。”

蔡襄,歐陽修,包拯等就是喜歡上疏直諫的官員。

而先帝與曹太後身為上位者,最怕的事情就是下麵的官員鐵板一塊,上麵的官員壓著下麵的官員不許說話,故而對章越這樣的‘拋磚引玉’表示鼓勵的態度。

韓琦見蔡襄暫且無不悅之色,知道他是人品端方的君子,何況方才是太後主動問的章越,倒不是章越自作主張地提出。

韓琦道:“太後聖明,既是公議,那就當言路通暢,於太後官家麵前直言無隱,依諸位之見呢?”

宰執,三司都在,而且是禦前討論,不是關起門來的那等,曹太後又對章越表示了欣賞,下麵怎麼說至少也會看在太後麵上有所轉圜。

在座都是紫袍大佬琢磨如何發言,章越與範師道側身立在一旁

但見坐在韓琦其下的曾公亮道:“都鹽院下設交引鋪使朝廷用心甚好,既使三司操鹽鈔低昂之權,所得其利又並歸朝廷。”

“不過是不是有與民爭利之嫌?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朝廷介入經商之事,可乎?尚待朝野商榷。”

曾公亮給出一個進退皆可的答案,首先是對太後對章越讚賞的肯定,也委婉指出朝廷既享受稅賦收入,不介入盈利之事,就是不與民爭利。

歐陽修道:“解鹽官榷早已是食民之利,動於末也,受大者取其小也。至於都鹽院下設交引鋪,若用官督商辦之法,國得其利,亦不侵民事,甚好。”

歐陽修無條件給章越點讚。

趙概道:“我看國得其利,亦不侵民事,此也是國不與民爭利。”

趙概說話向來言簡意賅,可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章越看見韓琦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歐陽修道:“甚也,朝廷即是民也,利歸於朝廷不也是歸於民麼,在我看來反是為民謀利?至於要緊是一個爭字,利歸於朝廷,不侵民事。”

幾位宰執發話後,輪到蔡襄。

蔡襄是反感薛向那等陝西轉運司自己大撈錢財,將腰包裝滿,最後將一切虛鈔都甩鍋給三司的作法。不過他也明白曹太後不關心,三司與陝西轉運司之間的糾紛,她隻關切的是汴京的鹽價。

蔡襄以公事為重地發表一番長篇大論道:“何謂官督商辦?既是陝西運司與三司合操此事,又何必讓商人入股,借著朝廷的本利信用使其作大。甚至也不必都鹽院下再設一新衙門,有疊床架屋之嫌,直接歸於鹽鐵司便是。直接以都鹽院辦此事即好。”

……

“章判官所言雖未經深思熟慮,但我思來想去最快降低汴京鹽價之法。隻要陝西運司肯出鹽鈔,我們三司可與他們商榷,但陝西運司與三司都是朝廷之官衙,讓商人摻和入內就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