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18章 董事會(1 / 2)

第418章 董事會

聽得韓琦如此言語,眾宰執自是不會反對。

曾公亮言道:“交引所不過是末,最要緊是鈔可為幣,之前朝廷缺銅,有人便煉銅器化為銅錢,朝廷三令五申不能止也,若鹽鈔可使為幣,假以時日可奪銀銅之權歸於錢。”

曾公亮都這麼說了,板上釘釘了。

歐陽修補充了一句:“但若無交引所,則不可為鈔也。”

連續說服蔡襄,韓琦,曾公亮等一眾大佬,章越覺得躊躇滿誌,大施一番拳腳了之感,覺得不過如此。

卻見曾公亮言道:“交引所之事,近來在京中激起不少議論,若稟上去怕是要下政事堂集議,樞府那邊怕是不易……”

章越一聽知曾公亮的言下之意,樞密院那邊如今是新樞密使富弼當政。

韓琦在朝堂上是銳意改革進取的一派,但對於交引所都如此多顧慮,而到了向來以保守謹慎著名的富弼那邊就難了,何況又出了人命的事。

如果富弼不答允,就功虧一簣了。

但事情發展總是出乎章越意料,政事堂集議竟同意了設立交引所,但是卻遭到了諫官們的集體反對。

首先是諫官龔鼎臣,呂誨大力反對交引所設立,稱交引所毫無一利,反累京師百姓破家者不計其數。交引所之物實與關撲無二。

不過就有官員認為,既是朝廷允許百姓平日買賣采取類賭博的關撲,那麼交引所為何不可。

之後司馬光也出麵言事,反對設立交引所。

龔鼎臣,呂誨出言後,王陶等官員也紛紛上疏認為此例不可開,開則敗壞人心,輕則引人不事生產,專謀投機取巧之道,重則毀家破產,害至人命。

不過也有人支持,支持的人就是如今在朝堂上風頭正勁的薛向。薛向可謂不惜餘力批評呂誨,司馬光以性命之理為道德。

薛向連發數疏,朝堂上不少官員站在他一邊。

但對於章越而言,寧可被司馬光,呂誨,王陶等反對,也不願意被薛向支持,反認為是一等恥辱。

於是交引所之設立最後無法正名,但因韓琦,富弼的支持,也沒有廢除。

故而交引所便處於這麼一個三不管的境地,尷尬地存在了。

不過縱是如此,一張大幕已是展開,目前很不起眼的交引所,日後所放出的璀璨光芒是誰也想不到的。

交引所第一次分紅,分紅的金額達到二十四萬貫。

二十四萬貫的錢財,陝西運司分得十五萬貫,三司分得七萬五千貫,剩下一萬五千貫作為管理人員分紅。

這一大筆錢如何使用,換了其他衙門,肯定是一個問題。

上級部門肯定眼紅。

到對身為三司鹽鐵判官的章越而言根本不是問題,分紅金額怎麼使用,全在於三司一心之間。本來就是朝政主管財政的衙門,沒有自己管理自己用錢的道理。

當然章越明白要不是這七萬五千貫,自己說破了嘴身為三司使蔡襄也不會同意的。

拋出賬麵上的數字,交引所原先有陝西運司入股的十萬席鹽鈔,以及三司入股二十三萬貫錢,如今增為鹽鈔二十餘萬席,金銀錢帛合計近三十萬貫。

當初鈔價飛漲時,章越在鹽鈔值得二十至二十五貫之間時將手上十萬席全部拋出,最後跌至七至八貫時又入了三十萬席。

高拋低買時按道理應是賺了三倍。

不過大莊家不似小股民,鹽鈔下跌崩盤時,章越為了打壓鹽鈔,都是十六貫買來,十五貫賣出,十三貫買來,再十二貫地賣出,好似空中借來磚頭,又將磚頭砸了出去。

這般寧可自損成本地打壓價格,也是莊家作盤的手段,反正隻要砸到散戶們恐慌情緒達到了頂點,一窩蜂地進行拋售,莊家就可以用最低價格將鹽鈔全部接回來。

除此以外就是成本,為了應付大宗交易,章越可請了不少熟手來交引所幫忙,金銀清點存儲管理等等,還有原本都鹽院人員從上至下,交引所都另給了一份不遜於原來的薪俸。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成本。

這日章越抵至交引所時,卻見原先熱鬧非凡的交引所如今冷清下來。

這就是割韭菜導致的後遺症,交引所的交易額從原先每日的三五萬席,甚至巔峰時的十幾二十萬席,一下子萎靡至每天隻有三五千席,一副大蕭條的景象。

但鹽鈔的價格也被穩定了,一直在八貫與十貫之間徘徊。

對於章越而言,看著蕭條的交引所,反是高興了。

章越把馬在衙門前拴好,看守交引所的西軍將領立即上前給章越持馬。

章越經這麼多天打交道,也知此人名叫折繼名,為西軍名將折繼世的族弟。章越一聽對方是西北將門出身,不由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