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1 / 2)

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

度支廳外的大雨依舊在下著。

雨水從簷下滴流彙入天井的溝渠之中,不少匠人正檢查著各屋的頂棚,若是一旦屋頂滲水,那麼存放文字的賬籍必受影響。

如今重要的賬冊庫房頂上,都已蓋上了一層毛氈子。

“這雨水也未免下得太大了。”韓絳感歎了一句。

然後他的目光收回看了一眼案上的算盤。

韓絳聽章越言語這算盤,已是覺得可以在三司裏推廣,於是下麵又問章越道:“除了算盤,還有什麼可以在三司推行?”

章越微微猶豫。

韓絳則道:“你以往在老夫麵前可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怎地如今老夫作了你的上官,倒是生分了。”

章越想了想道:“啟稟省主,下官還以為用文字為三司記賬實在太過麻煩,可以化繁為簡。”

韓絳道:“如何說來?”

章越當即提筆在紙上寫‘一,二,三……’十個字。

然後又在這十個數字下,分別寫作‘〡、〢、〣……’等符號。

韓絳,吳充看了都是大惑不解道:“這是什麼?”

章越道:“這天下之數皆可用五根算籌擺成,此吾稱為算籌字,是由算籌變來。”

“省主,你看這‘〡’便是一根算籌,‘〣’即是三根算籌,‘〤’可作‘四’,還有‘六’即‘〦’,一根算籌為橫,一根算籌為豎這便是六,諸如此類類推。”

“那此有何用呢?”

章越道:“可以簡化,譬如4022即是四千零二十二要從上到下寫六個字,若用算籌字可以寫作‘〤〇〢二’隻占一格而已,似此位字可改豎為橫。”

章越所向韓絳推介的便是‘蘇州碼子’。

其實阿拉伯數字很早就傳入中國,但卻沒有在商業中應用,這是為何呢?因為中國傳統的帳本都是豎式帳本,從上往下寫,如此阿拉伯數字來作帳就很不直觀。

而蘇州碼子就是從算籌演化而來的,普遍用於做賬,而且這帳本一般非專業人士看不懂。

聽章越詳解後,韓絳仍是有些一頭霧水,不過卻對吳充道:“似可以推行之。”

吳充道:“省主,小婿不過一時興起罷了,不說算盤,就拿這算籌字易之,在司裏官吏上下會生出多少不便來。”

韓絳道:“法無定法,隻要能有利的,便可以一試。似度之這算盤便比算籌好上十倍,可是你為何不在交引監裏全麵推行呢?非要從新人來嚐試。”

章越心道,韓絳這步子邁得比自己還大。

但韓絳確實很有想法。

他在川蜀也是很有政績,川蜀時從張詠起朝廷給券給貧民,讓他們春天時持券買米,秋天時持券買鹽,但久而久之券都到了富人手中。

韓絳知蜀第一件事便是廢舊券,行新券,不使富民得利。

章越起身道:“是下官目光短淺了。”

韓絳示意章越坐下,然後對吳充道:“令婿是可用之才,我想起當年使河北時,路遇一對父子欲為衙前役,父對子說,若是我死了,咱們家就不是雙丁戶,可免去你為衙前受風雪凍餓之苦了。說完其父投河自盡,其子在旁嚎哭,此為我在道旁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