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1 / 2)

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

司馬光在章越這住了一夜。

司馬光如今也是閑散之人,連早朝,大起居官家也是恩準免了,否則似京朝官哪得安閑。

清晨嫋嫋的炊煙在莊院上升起,莊客吃了早飯後都下地幹活。

因為章越是官員,莊院不用納稅,莊客們都是章家雇役,官府的勞役也差不到他們,故而對於莊客而言,這樣的日子大可安閑過的,沒有任何攪擾。

對於莊客而言,章越與十七娘都是善主,不似那等惡主動則打罵奴役莊客,讓他們生不如死,故而莊客們在下地幹活時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色。

這裏真正的鄉村田園生活,生活在這裏也可以體會到陶淵明所言的真義。

談不上不知魏晉,無論有漢,但隻要不是改朝換代,兵火連天,或者遇上什麼荒年災年,章越似可以在此莊院之中隱居一輩子,一直到終老。

司馬光住了一夜,也不急著走,而是第三度勸說章越隨他去汴京一並修書。

司馬光說他已是請動了劉恕,劉攽二人協助他。劉恕乃當今史學名家,尤其精於五代史。

至於劉攽乃劉敞的弟弟,才學與兄長齊名,特別精熟於漢史。

這二人都是館閣名臣,無論文章史學都是當世第一流。與這二人一起修書,也不算委屈了章越。

司馬光還與章越許諾,隻要加入他的書局,章越可以作為他的副手,統籌書局,同時本官還可升遷一階。

司馬光第三次邀請,實在令章越感受到了他的誠意。

不過章越還是拒絕了,反而是向司馬光推薦了範祖禹,郭林兩位好友進入他的書局。

範祖禹與章越同窗多年,自己知道他對唐史特別有造詣,至於郭林好學不倦,如今妻兒都在汴京,也可通過修書作為一條晉身之階。

司馬光聽了章越的話,表示願意考慮二人。

不過司馬光見章越再此拒絕,還是有些失望,但事不過三,司馬光覺得自己已是盡力了,沒有再強求。

吃過了中飯,司馬光再吃了一碗十七娘所烹飪的湯麵後,當即決定離去。

臨行之際,司馬光與章越道:“度之,你我相交一場,有幾句肺腑之言,我要與你說。”

“還請司馬公賜教。”

司馬光道:“聖人之言句句在於人情二字。自堯舜之治,必本於人情,不以立意為高,不逆情為幹譽。”

“我輩不僅治學在於人情,施政也在於人情二字。政由人情出,則事事皆可明易了,也是民心之指向。”

章越聽了默然片刻,他知道司馬光這一趟的來意了。

司馬光道:“好比酒之一物,既費糧食多飲之又有害於身,昔日商紂王因酒亡國,周公曾頒《酒誥》,無彝酒,執群飲,戒緬酒。”

“故而老夫從不飲酒,也是承聖人之教,但旁人飲酒,老夫卻從來不勸。因為從不飲酒之人怎勸好酒之人莫要貪杯呢?”

章越道:“故譬如人之好酒,就是人情。不飲酒之人勸人戒酒就是不近人情。”

司馬光這一不喝酒的人現身說法,遠遠比任何說辭都管用。

司馬光點點頭道:“然也,你再看庖廚之人,自古以來凡庖廚人沒有不偷吃的。”

“然主家有禁之,有不禁之,因庖廚之人都不偷吃之食,又如何進給主家呢?若主家嚴禁廚子偷吃會如何呢?”

“受教了!”章越道。

司馬光道:“當然不飲酒總比飲酒好,不偷吃的庖廚總好過偷吃者,但我們可以用道德繩之,卻不可用刑法戒之,”

“老夫為官之初也是有心革除積弊,但為官久而久之,知道就算不少積弊之中亦有人情所在,不知其所以然驟然革之,必至天下大亂。”

若說司馬光的政見是近於人情,那麼王安石就是不近人情。難怪保守派不是天生的,而大都是後天的,甚至最頑固的保守派曾經都是改革派的一員。

司馬光曾經也是耿直青年啊,如今……

但他這一次親自來找自己一趟,讓自己成為他書局的一員,也是擔心自己日後成為他的反對者,他的政敵。

章越雖不認同司馬光之言,但亦覺得他說得有他的一套道理,而且邏輯是可以自洽的。

更何況人家如今雖被政治邊緣化,但他在朝中的名望和地位亦遠遠在自己之上,能夠屈尊走這麼遠來走這一趟,三度勸自己加入書局,已足見司馬光對自己的看重了。

若是章越這個時候再與司馬光爭論什麼觀點,那麼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凡事不要太講對錯,也要講人心的好惡,明白這一點人生的道路,會走得順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