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43章 百年無事紮子(1 / 2)

第543章 百年無事紮子

王安石遊園至一半,忽聞有人來傳詔。

“官家恩典,請王內翰越次入對。”

王安石兩個兒子王雱,王旁以及女兒都是大喜。

皇帝見官員都是按照次序,一天見幾個官員都有規矩,都由閤門排期,一般都要等個十天半個月如此,才能輪到你。

即便是王安石出任翰林學士這樣的官員也不例外。

但如此賜予越次入對,說明官家對你十分看重,迫不及待的要見你。

“恭喜爹爹,賀喜爹爹!”

王雱,王旁二人都是向王安石道賀。

王安石卻麵色凝重,一旁的宦官道:“其實閤門今日早已排滿,但官家為了見王內翰故而特意推遲了晚膳,還推掉了陛辭官員的侯見,這才排出空期來。”

王安石明白,原來皇帝並沒有讓自己擠占別人的班次,而是專門推遲了晚膳的時間來見自己。

如此更難得了。

但王安石卻道:“聽聞官家見富鄭公時從容坐語至日昃,問以治道,此乃官家禮重大臣,勤奮好學,並非我有什麼過人之處。”

宦官聽了這話笑容不由僵在臉上,一般官員聞此都要說幾句諸如謝天恩的場麵話,哪有王安石這麼講的。

宦官聞此隻能幹笑數聲,以掩尷尬。

然後王安石對家人交待幾句,當即隨著內宦進了皇宮。

重新步入熟悉殿內。王安石有些感慨,然後便看見了年輕的官家。

官家對王安石自是早有耳聞,當年在王府時,韓維對王安石即推崇備至,經常在他麵前說王安石如何如何。

到了自己登基後,章越,曾公亮都曾先後向自己舉薦過王安石。

官家早有用王安石的意思,但奈何對方就是不肯入京,如今登基一年多,終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官家仔細打量王安石,卻見他麵貌普通,但一雙眼睛很有特色,並非是特意炯炯有神那等。當年相士有一句話,說曾公亮的脊骨如龍,王安石的目睛如龍。

相書上說,但凡人臣得龍之一體者,皆貴不可言。

對方是自己尋尋覓覓至今的薑尚伊尹嗎?

王安石見禮後,官家即問道:“王卿,方今治國之道,當以何為先?”

若是熟悉官家的人就知道了,官家見司馬光,富弼,章越等等大臣時,第一句話都是這麼問。

若是司馬光,富弼肯定就不高興了,一定會勸誡官家伱這麼急幹啥,才剛登基就要調整國家總體的戰略方針嗎?

難道你對祖宗之法有什麼意見嗎?

王安石不假思索地對道:“回稟陛下,當以擇術為先!”

官家目光一亮,好容易聽到一個不一樣的答案了。

擇術,擇什麼術?

司馬光,富弼隻講道講仁德,不講術,認為術隻是末法,不值一提。

但官家不會追著問‘王卿,你看朕要擇何術呢?’,如此不是很丟天子的顏麵。官家收回來又問道:“王卿以為唐太宗為何主?”

官家已是急不可待地拋出自己的觀點了。

唐太宗最牛逼的是什麼?天可汗啊!擊敗了突厥等草原諸部。聯係到如今宋朝一旁的西夏,契丹,朕心底要幹啥,你懂得嗎?

王安石對道:“陛下每事當以堯舜為法,何必談唐太宗?唐太宗以臣觀之,他所行所為都不合法度,當初能成就帝業,不過是乘隋朝大亂之際而起,煬帝等諸君昏惡,故而讓他僥幸成名而已。”

官家聽了瞠目結舌,自己最崇拜的唐太宗居然被王安石說得一無是處。

唐之盛世,難道在王安石眼底也不值一提嗎?可如今宋朝明顯是處處不如唐朝啊!

官家聽了王安石的話隻覺得荒謬絕倫,但看他自信篤定的樣子,卻又覺得他並非是亂講。對方胸中應是有大學問,大抱負的,否則絕對不敢出此言。

換了旁人肯定被官家趕出去,但是官家想到韓維,章越對王安石的推崇,而且聞他話中自有道理,不由仔細地聽了下去。

但見王安石言道:“正所謂道有升降,處今之世,恐須每事以堯舜為法……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隻是如今天下學者都不能通知,以為高不可及,其實不然。”

官家聞言則道:“卿這番話,可是令朕為難了。這天下又哪裏可以找懂得堯舜之道的人呢?”

官家看向王安石,王安石卻沒有答。

官家道:“朕自視不過平庸之才,恐怕無以體會堯舜之意,如今需卿輔政,共同施以堯舜之道。”

官家拋出這句話顯然已是有些信服王安石之能,其他臣子肯定是謙虛或答允了,但王安石十分沉著,仍沒有回答官家的話。

官家見王安石不接話,又問道:“你說祖宗守天下,能百年無大變,如今天下大體是太平,你看祖宗是用何道治理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