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1 / 3)

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

聽聞官家要言待製以上官員討論此事。

司馬光則道:“陛下,王安石巧說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取財於天地,但所為之事當年桑弘羊之法,此舉斂財過甚,必至士人皆怨,百姓疲極而為盜。”

“如今將此事放在待製以上官員議論,恐怕以後官員思極效仿,從此人心不古!臣請陛下收回此命,僅於學士院討論即是。”

“至於章越身為天章閣侍講,此非經筵之地,竟然枉語幹政,還請陛下處置!”

官家本想一言九鼎,但被司馬光頂了回去。

章越猶豫是否正麵與司馬光剛,畢竟二人私交還是不錯。但聽司馬光將火燒到自己,也是有些惱怒。

自己確實偏袒王安石。

他與王安石也不是沒有矛盾,他與王安石的矛盾以後肯定是變法的細節之爭。

但他與司馬光的矛盾,卻是要不要變法的路線之爭。

兩者哪個矛盾更大一些?

章越想了想,決定自己先退了一步,完全沒必要自己擋在王安石與司馬光之間。

章越道:“陛下,臣知罪!”

官家看了章越一眼,一臉護短地道:“章卿之罪,朕以後自會處置!不過是否要下待製商議,其他兩位卿家如何看?”

王珪不吭聲。

王安石則道:“官員待製以上在京也有六七十人之多,將此事交給待製討論牽涉太廣!臣以為下兩製以上官員討論即可!”

當初的免役法也是兩製以上官員討論。

兩製官員有多少呢?

歐陽修在嘉祐時上疏,說仁宗時兩製以上官員五十名以下為陋,意思就是兩製以上官員隻要少於五十人,大臣們就覺得不美觀,朝廷是不是缺人啊,這不是盛世該有的樣子啊。

而對於大好人仁宗皇帝來說,一般臣子在他身邊幹久了,對方稍稍懇求一下,他心腸一軟動不動就賞賜個文學高品。

最後導致仁宗朝兩製以上官員太濫了,經常性地超過五十人了,要知真宗時兩製以上官員也不過二十人。

經過歐陽修上疏後,朝廷遏製職名除拜才有所好轉,但也遭了不少官員怨氣。

由此可知,歐陽修也常幹這般得罪人的事,難怪在官場上人緣不好。

到了熙寧年兩製以上官員經過抑授限製後,差不多控製在四十多人,絕不許超過五十,兩製以上差不多就是宋朝官員的TOP前五十了。

兩製以下便是待製。

至於待製官員本來也是要求嚴格的,但後來因為作為三司省副的遷轉官,隻要年限到了都可以遷轉,不必專門上奏,隻要天子批複即可。

待製以上的官員,不僅有專門的添支錢,公使錢,而且躋身重臣之列,可謂入則上朝議事,出則為鎮撫一路。

嘉祐年後嚴格限製冗官,如今待製以上官員,控製在一百人上下浮動。

官員一旦授予待製,便沒有職名退出機製,外放出京時,都是帶侍製銜到地方任大藩要員。

故而在京待製六七十人之多。

王安石說要讓兩製以上官員商量,算是折中了方案,司馬光嘴唇一碰倒是沒有反對,但臉色也不好看。

官家見如此便道:“如此讓兩製以上官員討論吧!”

官家起身,於是便議到了這裏。

走出殿門,章越看到司馬光了,陪了一個笑臉。

司馬光則是意味深長地看了自己一眼。

次日,章越回到天章閣當值。

一旁的內侍胡定端了盞茶給章越,試探地問了句:“昨日延和殿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了?”

章越端起茶道:“沒有。”

胡定仗著與章越相熟笑道:“章正言不必瞞咱家,咱們在宮中幾十年,多少有些熟人,定是起了爭執。你與咱家說道說道。”

說完胡定搬了張凳子,還抓了一把零嘴放在掌心,好似吃瓜子看電影的八卦群眾。一旁幾名本是打掃擦拭天章閣內書畫和瓷器的內監也是這般圍在一旁。

章越皺著眉頭,歎了口氣道:“也好,你們且幫我說道說道。”

胡定大喜道:“這便好了,咱家一定幫你參謀參謀。”

章越點點頭,胡定端起茶盅滿是期待地看向章越,其餘幾名內宦聚攏得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