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73章 蘇軾三言(1 / 2)

第573章 蘇軾三言

蘇轍在三司條例司並無他事,隻是每日討論免役法,科舉改革。

官員議事的奏疏,一經官家,中書過目就立即轉發至三司條例司,由條例司的官員們進行討論,蘇轍目前所為之事便是這些。

這一日蘇轍正要退衙,呂惠卿走來笑著對蘇轍道:“今日王相公設宴於私第款待,一會你叫上子正咱們一同前往。”

蘇轍聽說王安石設宴本不願意去,但見呂惠卿說得鄭重其事,心想還是不要與王安石衝突,且去看看王安石有何話要說?

蘇轍與張端二人坐上車子。

張端與蘇轍同是條例司詳檢文字,他是樞密副使陳升之的門下,與蘇轍一般都是外麵安插進條例司的人,還一人則是蔡京,他是韓絳,韓維兩兄弟舉薦入條例司的,同時還是王安石門下學生蔡卞的兄弟,但蔡京不是詳檢文字,不過是編修官而已。

而條例司其餘三四十名官員都是王安石舉薦的。

數人抵達王安石私宅後,眾人便吃了一頓便飯。

是真的‘便飯’。

這令蘇轍明白王安石真的不是請他們來家裏吃飯的。

用飯之後,王安石取出一卷書給幾人言道:“此書中所載為青苗法也,汝等三人仔細閱之,有疑問當堂相告,我等在此詳細議之,期間我們談論了什麼,以及此青苗法的內容不可與外人透露一字。”

王安石說完後便離開此地。

蘇轍聽王安石說得鄭重其事,當即取了書來細看。

蘇轍一看便知道此書所主張多都是出自呂惠卿的手筆,平日在條例司之中便屬呂惠卿看法最多,想法最激烈,在蘇轍眼底呂惠卿所提及的都是害事之舉。

眼下張端還在看這青苗法如何樣子,蘇轍已是忍不住對呂惠卿道:“此青苗法怕是吉甫所作的吧!”

呂惠卿一聽變色道:“子由這話是何意?”

蘇轍道:“這青苗法實在失當,除了吉甫我想不出來還有誰可以辦這樣的事來。”

呂惠卿急得少有的失態,紅了脖子道:“此法呂某也是第一次見,之前是聞所未聞,子由對呂某不滿何不當堂告之,何必出言傷人?”

蘇轍道:“我不同意此法,還請吉甫拿回去改之吧!”

說完蘇轍不看呂惠卿臉色,以及張端的挽留,當即離席推門而去。

蘇轍正遇到在門外徘徊的王安石。

蘇轍向王安石拱手,王安石問道:“怎麼子由以為此青苗法不可行嗎?”

蘇轍道:“相公明鑒,這青苗法本意是好的,然出錢……”

蘇轍一番長篇大論,王安石聽得十分認真。

最後蘇轍言道:“……相公之青苗法說到底不過是常平倉法的變通,還望相公三司而後行。”

王安石聽完蘇轍之言道:“子由之言甚好,此法仆當徐議而行之。以後子由如有異論,還請如這般當麵相告,切勿與外人言也!”

蘇轍見王安石竟采納了自己意見,看來並非傳聞中的執拗。

蘇轍行禮告退。

又過了片刻之後,呂惠卿走出門來。

王安石看向呂惠卿,呂惠卿即稟道:“張子正對青苗法並無異議,便是這蘇子由……我連分說兩句也不得,此人便推門而去。”

王安石點了點頭道:“我方才已是聽了他言青苗之弊了。”

呂惠卿一愣,這青苗法大部分章程都是他自己寫的,如今看來蘇轍竟有些打動王安石的樣子。

王安石道:“這蘇子由確有所學,這青苗法當年我知縣地方時曾試行之,如今過得太久了……你再回去改一改,以後一個月之中勿再議論青苗法。”

呂惠卿心道王安石若真聽從蘇轍的意見,那麼自己的青苗法不就打水漂了?所有功夫都白下了。

呂惠卿想到這裏,隻好暫且作罷,回去再修改青苗法。

蘇轍回到了家中便問兄長去哪了。

蘇軾的行蹤一向是飄忽不定,每到一地任官便訪問僧道,不是求問些燒金方術,便是養生金丹之法。

或者便是同僚請他去吃酒。

蘇轍以為這個時候蘇軾多半不在家,問了老仆卻得知蘇軾回家之後一直坐在書房不肯出門一步。

蘇轍心想蘇軾不是一直抱怨官告院沒什麼差事麼?每日都清閑出鳥來了,怎地居然也有公事帶回家。

蘇轍走至庭院中,但見蘇軾書房裏仍是亮著燈。

蘇轍走進書房中,蘇軾於燈下揮毫,竟是撰寫奏疏。蘇轍拿起蘇軾寫廢的文章過目,蘇軾竟是在給皇帝上疏,題目是《論學校貢舉狀》。

蘇轍知道三司條例司議論科舉改革,於是官家下令三館以上官員必須在一個月以內寫一封奏疏言此事。

三館以上就是有館職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