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93章 主政太學(1 / 2)

第593章 主政太學

章越主政太學之後,學風確實一變。

首先便是嚴禁太學弟子於青樓楚館之中流連忘返。

要知道汴京最大的紅燈區就是在太學旁,年輕又有才華的太學生們與青樓女子的故事,在汴京可謂是街頭巷尾最耳熟能詳的。

當初章越讀太學時,便有個同窗去關愛失足婦女,結果雙腿腫脹幾天幾夜下不了床了,還疼暈了過去。他的母親看他雙腿腫脹成這個樣子,還以為他讀書太辛苦了,於是抱住他的腿給他揉搓了一晚上。

那位同窗第二天醒來,見此一幕悔恨莫及,從此戒掉了這個嗜好,發奮讀書還考中了進士。

當然黃好義的事,章越也就不再多提了。

總之章越主政太學後,便是嚴格管理學生出入,除了初一十五兩日,無故出校的便是要關訟齋。

嚴明校紀,以正校風。

當然章越最要緊依照那日在廷議上的商量,用王安石的話來說,就是教之,養之,用之培養人才。

教之,即是使用蘇湖教法。

養之,則是養士。

王安石常用的就是中人一套的說辭,聰明人和笨人,君子和小人都不用管,咱們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對著中人來的。

朝廷養士的目的正是如此。

似範仲淹那般在太學讀書時,早上煮粥等他涼了後分成四分,早上吃兩分,晚上吃兩分這樣的情況雖說是一個士大夫的美談,但不能再出現。

貧窮是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誌,但更可能的是可以徹底毀掉一個人,特別是對中人而言。

所以王安石提出要養士,章越也是如此深深地讚同。

如何養士?錢從哪裏來?

從印書之中來。

國子監本就有印書的活,但到了真宗朝仁宗朝時,市場競爭惡劣,國子監印刻的書完全被譬如建陽書坊如此的民間書坊打敗,故而國子監的印書業完全荒廢了。

但是章越去國子監書庫視察時,發現了太宗時流傳下來的群經漆板仍在,無論是九經還是疏義的漆板都是保存得好好的。

這些漆板十分珍貴,因為五代時戰亂,使當時所刻的九經十分散亂,而且錯漏很多。

太宗皇帝見此後,為了崇儒興學,故而安排當時的國子監好生刻書,一定要詳細校對。

當時所用的刻板漆板保存在書庫裏有十萬之多,而且所用都是上等的材料,保存十分完好。

於是如今章越則重新撿起來。

章越向朝廷要求頒布了一條政令,那便是從今以後天下學校所用的經史義理的書籍,必須由國子監刻印,其他私人書坊不許刻印。

章越此舉也是向王安石學的,什麼國子監書坊打壓私人書坊?我有那麼無恥嗎?

章越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也是非常的正大光明,那就是私人書坊所刻的九經疏義,漏洞百出,經常是錯字別字。書坊的編輯就如某不願校對的網絡寫手一般。

這樣的書平日讀讀也就罷了,但用在解試省試的考試上就不行了。

而如今是罷了詩賦,改以經義取士,如今市麵上對於經義注書書籍的需求量可謂暴增了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