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1 / 2)

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

章越之辦法著實新穎奇巧。這是官員們的共識。

古人之薪水很少如此主張。好比周瑜要諸葛亮造箭,都是幾日幾日造十萬支箭,幾日內辦不完如何如何。

不僅是古人商品經濟不發達之故,才用計時工資製。

不過也不是沒有特例,清明上河圖裏漕船搬運工人拿著算籌之物,搬一袋米就領一個算籌。最後幹完活搬運工憑著算籌多少領錢,工資現結。

但絕大部分就是按工作時間給,總的量給你,幾天給我幹完就是了。

計件工資難在哪裏,就是老百姓一不識數,二是統計上有舞弊的地方。

章越是如何杜絕舞弊呢?

書卷兩頁紙平攤後最中心之處稱作版心。

版心有魚尾圖案,為何書頁的版心之處都繪著魚尾,說是因為魚尾有翻轉之意,書看到這裏可以看下一頁了。

但其實來源自古代簡牘時每片竹簡中央都有一個用來固定編繩的三角形契口的緣故。

版心的魚尾是是每本書都有的,

章越在魚尾上進行了添加,國子監的監刻本上一頁的魚尾上方一般刻著一頁書大字幾個,小字幾個。

上下魚尾之間刻書名、卷次、頁碼。

而下頁魚尾下方,則刻著刻工,校對人的姓名。

最後書印好了,憑著每頁書上刻工的名字,計算總共刻好的版數,以及書上的大字幾個,小字幾個另外再算錢。

同時事後哪一頁書出了問題,便找校對人和刻工負責。

在另一個時空曆史上的南宋,如此版製的刻本大量得到印刷。留存後世的宋刻本大多是這個樣子的。

因為當時書坊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印刷刻工也是相當早進行了計件工資製度。

計件工資製不是一拍腦袋想當然,最要緊的就是如何統計,必須有一個碼頭搬運工人手裏算籌一樣的東西。否則沒有監督方法,還是按照計時工資的來。

從計件工資製再到‘算籌’的統計辦法,官家和眾官員看到了章越是從何將監刻坊從虧損破產一下子扭虧為盈的辦法。

眾大臣們低聲議論。

官家覺得今日章越著實給自己長麵子,章越是自己親簡管勾太學的,他事情辦得好,說明他有識人之明,辦不好就是丟了他的臉。

官家向王安石問道:“相公看此法如何?”

王安石方才隨手拿出一卷書看著版心的魚尾,也是不吱聲地站了好一陣。

王安石知道官家看似問此法如何,其實是問章越管勾太學管勾的好不好啊!

王安石當然記得官家當初推薦章越管勾太學時,自己說的那句辦不好就換人的話。

麵對官家親自相詢,王安石放下書卷道:“這按件計酬確實是良法,所謂有治人無治法,臣向來不以為然。隻要有治法,何愁無治人。隻要有治法,何愁無良匠。”

這有治人,無治法是司馬光說的。

司馬光沒說話,侍禦史知雜事陳襄則道:“此法是好,非章待製不能想出,可知治人在治法之先。還請朝廷上下都可以鑒之!”

身為老師陳襄也是主動幫章越出頭。

官家微微點頭,覺得章越這個辦法是可以推行的。

一旁呂惠卿則氣不能平,有什麼有治人,無治法?

章越是哪裏人?他是建州人,建陽的書坊甲於天下,他會這些奇技淫巧有什麼好治法的,不過是眾人不識貨而已。

呂惠卿腹誹著,臉色更不好看了。

“吉甫,你看……”一名官員找呂惠卿說話。

呂惠卿強自平複著心情,耐著心與對方說起話來。

官家離了刻書坊,雖在此逗留了半個時辰,但卻有不虛此行之感。小小一個監刻坊令他看到了許多在奏章上,大臣奏對中看不到的東西。

此刻內都知張茂則正打算問官家,可以起駕回宮了。

哪知官家卻沒有盡興,對章越問道:“平日這時太學生們作什麼?”

章越稟道:“啟稟陛下,此刻一般正在用午食,稍稍歇息一二,便是午客了。”

官家不悅地道:“既是用飯時候,怎可讓他們等著朕,這些日後都是朝廷的棟梁,豈可餓壞了肚子。”

章越稱是。

張茂則則道:“陛下體貼太學生,實在是太學生之福,但陛下也要保重龍體,如今是時候回宮用膳了。”

官家則任性的道:“朕尚不餓!正好朕看看太學生們平日用得是什麼飯食,看看朝廷是如何養士的?”

說完官家便坐上車輿前往太學食堂。

張茂則一臉鬱悶的站在原地,章越路過時給對方賠了個笑臉。

官家抵至太學食堂時,嗅到裏麵傳來一陣好聞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