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13章 問題(1 / 2)

第813章 問題

這一次宋夏議和,是章越沒有聽聞的。

之前慶州大敗,接著又是麟府被攻,西夏三千騎如入無人之境,大掠人畜而還。

宋軍吃了大虧後,西夏又故技重施,派人至汴京獻馬朝貢,並請求宋朝天子賜大藏經。

同時西夏對遼國,高麗朝貢,積極聯絡爭奪國際援助。

在此之下,宋夏議和,兩家罷兵。

此事是王安石授意蔡延慶,張詵主導談判的。

如今對陝西邊事,官家已不插手,主導權又回到了王安石為首的兩府之中。

章越致書給王安石後,王安石亦致私書回複,信中告訴章越,今年熙河路不會有戰事,並言熙河路為新造之邦,方圓兩千餘裏,歲費四百萬貫,全靠朝廷帑藏供給。

如今陝西百姓日子艱難,朝廷財用也是緊張,今年便歇一歇。

章越聞此非常高興了,自己不願熙河今年再有什麼戰事,萬一天子命自己打蘭州,涼州,甚至興州,那可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但王安石信……裏麵文字裏是‘全仗老夫變法攢下錢財供你打了這一戰’的口吻。不過王安石雖這麼說,但他肯給自己回信,已是莫名的感動了。

章越又給王安石寫了一封信,詳述了自己在熙河屯田養兵及重開絲綢之路的想法。

不過這一封信,王安石卻沒有回。

章越隻好估計是相公政務太忙,給忘了……

但你既沒回信,我就當你王安石默認了……

而這時候李憲已是抵至了熙州。章越出城十裏親自迎接李憲。

路亭內擺下接風宴。

接風宴的地方也設得頗有用心,從亭子上望去,正好可以看到洮河兩岸的景色。

這一天下了一點小雨,遠處的山巒正泛著流雲,洮河的河風吹起河邊的青綠色的稻田,上百蕃人們冒著雨正在河邊營田,一旁則是漢人的老農蹲在田埂上,教授蕃人如何耕種。

農田遠處是一條新修好的浮橋,上麵不時有車馬行人經過。浮橋的兩端各設了一座塢堡,及數個火墩,戴著氈笠的宋軍士卒守在堡上眺望警戒。

堡下還有漢化蕃騎往來巡弋,盤查路人行李。

章越記得去年河州失陷時,熙州當地的蕃人曾縱火燒橋,差點斷了洮水通道。

除了這些,洮河河麵上還有一個指揮宋軍水師駐紮。

章越看了身旁的蔡京一眼,讚了對方這個接待地方著實是選得好,真不愧是自己的‘秘書長’。

在官場上,迎來送往皆非小事,還要潛移默化地彰顯自己的政績。

這時候前方迎道的稟告李憲已是抵達了。

章越遠遠地便看見一行近百騎的隊伍正緩緩經過浮橋,至於李憲手挽韁繩,身披一件紅錦的披風騎乘著一匹河西健馬行在隊伍前頭,身後有人給他撐著一柄黑羅傘蓋。

章越遠遠地看李憲這個氣度,倒頗似後來電影裏看到的東廠廠公那等。

斯斯文文又帶著些傷人的陰柔,好似一柄軟劍。

二人見禮,章越請對方在路亭裏坐下。

路亭中擺著各等瓜果酒水。

李憲略擦過手臉安坐後,雖是一路風塵仆仆之狀,但仍是與章越道:“我這次出了秦州,經過通遠軍再到渭源,最後翻過鳥鼠山至熙州。”

“我一路沿著渭水,洮水而行,一路所見到處營田之景象,與我三年來熙州時大有不同啊!”

章越欣然,當初正是因為屯田的問題上,二人觀點一致,這才使得二人在熙州相處的日子無比融洽。

李憲也是注意到了這裏的河邊耕種的景色,開口念至:“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這是《詩經》裏甫田的一句。

還有什麼比看到一片農忙景象,更令人心曠神怡的。

二人聞言都是大笑。

“三年前這裏還是滿懷惡意的生蕃出沒,如今這裏能夠蕃漢一家,全仰仗樞學的經略。”

章越道:“子範客氣了,當初在熙州時伱我相得益彰,如今你再到熙州赴任,章某樂意之至,如今我便代熙河兩百萬軍民敬你這杯酒。”

李憲大笑,舉起酒杯與章越碰了一杯。

二人左右侍從元隨們看著二人相互融洽的樣子,都是感到由衷的高興。

李憲道:“熙寧三年時我們在熙河不過古渭一座孤寨,如今竟有兩百萬口,實在令人不敢置信,如此李某更佩服樞學當初的先見之明了。”

頓了頓李憲對章越道:“陛下托我帶話,與西夏議和後,今年不會有戰事,你正好可以用心經略以圖河湟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