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16章 銘記(1 / 2)

第816章 銘記

僅次於三人的是王厚,苗授,張守約。

王厚從文資轉為武資,為禮賓副使,為熙河第一軍正將,熙河路兵馬都監。景思立死後,章越手頭上文官太多,武將太少,所以讓王厚從文資轉為武資。

左藏庫使苗授知通遠軍,升授為皇城使,為熙河第二軍正將,熙河路兵馬都監。對方跟著高遵裕守會州有功,但此番戰功為種師道所掩,所以沒有曆史上升得那麼快。

熙河路兵馬鈐轄張守約因跟隨章越第二次伐河州,同時在當初抗旨之事上出了大力,被升授西上閤門使,亦位列橫班,他負責率領陝西各路至熙河援兵。

接下來則是包約,瞎吳叱。

至於包順封賞已下,如今為熙河路兵馬都監,河州蕃部鈐轄,

木征弟瞎吳叱(趙紹忠)升為岷州刺史,仍為熙州蕃部鈐轄,熙河路兵馬都監。

包順,瞎吳叱雖任刺史但都是遙郡官,並非正任。

如此熙河路武將排定,第一軍王厚,第二軍苗授,第三軍種師道,張守約總領陝西其餘各路漢軍。

熙州蕃軍由瞎吳叱帶領,河州番軍由包順帶領。

鈐轄二人,路兵馬都監四人都分配妥當。

朝廷當初新設熙河路時,隻有蘭州(半個),會州,通遠軍,熙州,所以隻有路鈐轄,路分鈐轄,沒給路兵馬都監的職位。

但如今章越又打下了岷州,河州,熙河路已是五州一軍,原先的編製肯定不夠用,所以特增設了路兵馬都監之職。

至於二姚兄弟遷至皇城使,姚麟更是官居秦鳳路兵馬副總管。

而章越麾下官員也各有封賞,熙州通判呂升卿升至秦鳳路轉運判官。

呂升卿實是不想走的,而呂惠卿也想讓他留。

但沒有辦法,章越表示呂升卿是熙寧三年進士,如今才幹了四年都官至通判,再下去就出任知州了,你這升得比狀元都快,趕緊回京任職試館職才是正經。

所以即便呂惠卿想留也沒辦法。

呂升卿對章越道他去了汴京任一兩年京官,再回章越幕下為官,說得還滿令人感動的。

章越以為呂升卿要走了,可沒料到他居然又被呂惠卿塞回來了,出任秦鳳路權發遣轉運判官。

這其實不合規矩的,哪有本路州官直接升為本路漕官,可是熙河路不比其他軍州,呂惠卿如今位高權重,不合規矩也合乎規矩了。

轉運判官必須是朝官資曆,之前任通判且有政績者為之,而呂升卿隻是低階京官,所以加個權發遣三個字,這也是新黨的一貫操作了。

該走的沒走,不該走的走了。

呂升卿這是賴定自己,還是呂惠卿讓其弟安插自己身邊繼續收集把柄?

但章越倒也無所謂,你不讓呂升卿在自己身邊,呂惠卿也會想其他辦法,倒不如放到自己身邊來。

呂升卿走後,熙州掌書記蘇轍補為熙州通判,熙州軍事判官邢恕升為河州通判。

通判必須有京官資曆,蘇轍在與章越一同參加嘉祐六年是製舉獲得京官身份。邢恕原先是主簿,後經過考試出任崇文院校書。

此職是熙寧二年所設,兩年後可授館職或是改注授,哪知邢恕身為新黨卻沒有新黨自覺,與王雱議論說新法哪裏哪裏不好,結果被王安石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