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40章 誰對誰錯(1 / 2)

第840章 誰對誰錯

安上門上的鄭俠目睹流民的一切,緩緩走下了城頭。

鄭俠雖出身官吏之家,但家中卻並不寬裕,父母皆老邁且弟妹眾多,因此對百姓的苦楚打小感同身受。

治平年時父鄭暈任江寧府稅監,鄭俠隨父寓居江寧。

鄭俠當時已經落榜了一次,於是住在城外的清涼寺中苦讀,經過友人楊驥引薦得識王安石。

王安石對苦讀好學的鄭俠很是欣賞,鄭俠也因此拜入他的門下,並與王雱一同在治平四年考中了進士。

鄭俠及第後任光州司法參軍,他任職時推究四五個案子,因是前人蓋定的案子要推翻會傷及對方顏麵。鄭俠寫信給王安石請求他的支持,王安石二話不說給自己的學生撐腰。

一直到熙寧五年春,鄭俠任滿抵京。

選人改京官本要‘五削’,但王安石為提拔新黨官員提出‘出官試法’,隻要選人考試合格,有可能不經削舉轉京官。

王安石當時要鄭俠參加此次考試,不過鄭俠卻拒絕了。

到了熙寧六年,王安石置經義局修對新法具有指導作用的《三經新義》。

王安石讓侄女婿黎東美勸鄭俠加入經義局,不過再度被鄭俠拒絕。

王安石借黎東美之口甚至點明了鄭俠隻要加入了經義局便能改京官,但再度被對方拒絕。

鄭俠在‘門局’,也就是監安上門之職上,每日與老百姓打交道,親眼看著百姓是如何的為市易法和免行錢所苦,就此寧可放棄終南捷徑,數度書信給王安石讓他革除新法之弊。

鄭俠還寫了一首詩‘見佞眸如水,聞忠耳似聾’勸諫王安石。而鄭俠對王安石的召用則是這般回複,你能用我的政見一二,我就進京官,若不能,我還是為我的選人。

總之至熙寧五年春,鄭俠入京後,他與王安石便漸行漸遠。

而這場大旱始於熙寧六年七月至現在,鄭俠親眼見到老百姓為了還市易司的貸款,將自己的屋子瓦片揭了,大梁鋸了,將家裏的桑樹棗樹都砍了,拿到市麵上用以賣了償還官方的貸款。

想到這裏鄭俠決定回家裏做一件大事,在謀事前,鄭俠與三五同道商量過。

曆史上每個事件都並非孤立,看似由一個個小人物推動的大事件,然而卻是一群與大多數人的共同意誌所推動的。

鄭俠做完這件事後,覺得還有必要見一個人。

於是鄭俠到王安石的宰相府邸。

宰府的門人不識得鄭俠,待鄭俠報出自己名字後,對方亦甚為冷淡。

“丞相沒空見你。”

鄭俠道:“我非來見丞相,而是見平甫兄!”

門人有些詫異但還是幫鄭俠通傳了。

不久鄭俠便見到了黑胖黑胖的王安國。

王安國笑道:“介夫,我方入手一笛子,你要不要看看?”

鄭俠卻正色肅容一拜,王安國見此問道:“你這是做什麼?”

鄭俠道:“鄭某當初執經於丞相門下,如今怕是要辜負丞相大恩了。”

王安國道:“你是兄長門牆下士,為何今日出此言?莫非有什麼委屈?”

鄭俠說了自己在安上門監門時所見一幕,王安國聞言震驚失色道:“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