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44章 入朝相爭(1 / 2)

熙寧六年至熙寧七年初的大旱,確實是對宋朝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這大旱覆蓋範圍之廣,也是罕見。

北盡塞表,東被海涯,南躍江淮,西至川蜀這麼大的地域,幾乎沒什麼雨雪,井泉溪澗都幹涸了,冬麥春麥幾乎無收,百姓都呈失望之狀。

從兩宮太後,再到司馬光,韓維,以及鄭俠這樣的卑官都反對了新法。

官家動搖了,所以對新法產生了不信任之感,但同時又放不下新法帶來的好處。與此同時西北大捷,河湟所奪取的七州一軍,盡管每年要消耗去數百萬貫的財政支持,但確實實實在在的擴大了版圖。

罷了王安石,不是為了廢除新法,而是緩一緩新法。

韓絳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為什麼他能複相。

王安石舉薦是其一,同時讓他繼續推行新法,才是官家真正的意思。

官家對自己還是信任的,否則不會授予昭文相(曆史上是史館相)之職,這意味著哪怕王安石有朝一日複相了,也是位居於韓絳之下。

士為知己者死,有天子這份心意足矣。

韓絳與幕客,子侄商量後,決定接受詔令。

韓絳出麵與送旨前來的勾當禦藥院劉有方道自己願接替王安石為相,同時表達自己願進京後先見王安石請教他的變法之事如何繼續?

韓絳的意思就是以王安石馬首是瞻。

劉有方一聽韓絳之言心想,對方真不愧經曆幾十年宦海的人物。韓絳素有‘傳法沙門’之說,與呂惠卿的‘護法善神’可謂一左一右。

劉有方稱必會轉告天子後離去。

接著左右皆向韓絳道賀。

這時一名幕客道:“韓公此番進京若要有所成就,必須倚重呂吉甫,若是如此便不可與吳樞密,章度之太親近。”

韓絳略有所思,這心腹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韓絳此番進京為昭文相,那麼擺在他眼前的有兩個選擇。

一個就是他之前向劉守有表達進京向天子轉達的意思,是繼承王安石衣缽繼續堅定不移地變法。

既然繼承王安石衣缽,那麼必須完全用他當初變法那一套,如此交好呂惠卿就非常必要。因呂惠卿是變法的二號人物,背後代表著整個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基本盤。

走這條路就是真正的‘傳法沙門’。

第二條選擇就是堅持自己原先的政見。

對新法進行適當修補,緩和變法帶來的朝堂之間新舊兩黨的對立,官府與民之間的矛盾衝突。

當然還有完全放棄變法,這些不在考慮之內。

另一名幕客則道:“王相公又豈是真心推舉韓公,若真托付之新法就不會又推薦呂吉甫任參知政事。”

“王相公薦韓公,是因眼下呂吉甫威望不足,待二三年此人可是要易韓公入相,甚至王相公自己回朝複相。”

眾人都點了點頭。

又一人道:“這呂吉甫為人如何?天下皆知,此人絕不可信。”

原先那名支持呂惠卿的幕客則道:“如今兩製中章惇知製誥兼直學士院,鄧潤甫知製誥,還有鄧綰,張璪,舒亶身為台諫,把持言路,還有天下多少郡守,監守都是這些年王相公一手提拔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