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78章 錢重物輕(1 / 2)

第878章 錢重物輕

資政殿這場兩府集議,章越位列其中聽著兩府諸公發表高論,除了他以外,還有三司使曾布,以及同修起居注的章惇。

王安石罷相後力薦章惇,如今已是知製誥之職,之後在曾布與呂惠卿市易司的案子上,章惇作出了支持呂惠卿的決定,又被呂惠卿委以判軍器監之職。

章越看了一眼立在屏風旁的章惇。

呂惠卿之所以了得,因為他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的是朝堂上所有支持新黨的官員,王安石沒結的黨,呂惠卿結了。

你可以得罪了一人,卻無法得罪整個黨派。

這就是為何呂惠卿在天子麵前,可以完全不把馮京,曾布,甚至昭文相公韓絳也不放在眼底。

同時王安石與呂惠卿之辯才,放眼廟堂上也沒幾人是他們對手。

馮京先是駁斥了呂惠卿築折二錢的弊端:“漢時呂後先鑄八株錢,後改為五株錢,民皆道漢不如秦,王莽篡漢鑄大泉,一枚大泉可兌五十枚五株錢,強索民間,最後天下分崩,劉備入蜀身無分文,鑄直百五株,強令兌一百枚蜀五株……之後蜀漢又鑄太平百錢…”

章越聽馮京所講都是官府從民間搶錢的事。

盛世的一個標準就是官方鑄幣都非常精良。

以明朝的永樂通寶舉例,這是公認的良幣。那是明朝國力最強大的時候。

漢朝通行是五株錢,但呂後一開始想鑄八株錢,這也是秦朝製幣,但當時國力不允許,所以五株錢當八株錢用。

王莽篡漢發行“大泉五十”,但大泉隻及五銖錢的兩個半重,卻要當五十個用。所以王莽每發行一枚大錢,就等於從民間搶走四十七個半五銖錢。

最後就是劉備入蜀,就是自己鑄一枚抵民間一百枚了,這利潤比王莽還過分。

至於王安石,呂惠卿所提的折二錢,吃相還是比較好看的,新鑄一枚銅錢抵你兩枚銅錢用。

此外還有鐵錢當銅錢使的,往銅錢裏摻鉛的,這都是自漢唐以來官方鑄幣的優良傳統。

總而言之,越是亂世官方鑄幣質量越差。不過王莽還是要點臉的,大泉五十工藝非常精良,至於劉大耳的直百五錢,那品相是公認的差,在後世的二手市場都賣不了幾個錢,就這樣還一枚抵一百枚。當然據說東吳還有大泉五千的品種。

呂惠卿道:“馮公以為我鑄折二錢隻是為了與民爭利嗎?這錢荒怎麼辦?朝廷屢下禁銅之令,卻禁不了老百姓熔銅鑄私錢,仁宗皇帝曾下旨,有一貫銅錢以上帶至外國,則為首者處死,照道理說,銅錢應在國內流動才是,但馮公看到民間百姓用什麼錢嗎?都是平錢,鐵錢,唯獨不見銅錢。”

“臣聽聞河東陝西之富室都藏銅錢不用,反而在民間使鐵錢,這都是錢荒所至。之前熙寧元寶折二錢豈見亂之,我看來熙寧重寶要鑄折三,折五,方可化解當今錢重物輕之局?”

呂惠卿的意思,我不是為了與百姓爭利,我是真的為了國家解決錢荒的問題。折二還不夠,我還要折三折五呢。

章越聽了心底嗬嗬,另一個時空曆史上蔡京第一次罷相是因為發行‘當十錢’,你呂惠卿看來也不遠了嘛。

曾布道:“陛下,夫錢本無用,而物為之用;錢本無輕重,而物為之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