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78章 權臣奸臣(1 / 2)

宋遼邊境大軍近五十萬大軍對峙,戰爭的陰雲隨時籠罩在兩國之間。

遼主耶律洪基從西京同州返回了南京燕京,即便如此,對宋朝戰爭壓力不減。

遼國有四時捺缽之製。

捺缽翻譯過來就是行在,與宋朝皇帝始終駐在汴京不同,遼國皇帝的行在隨時更易。

春捺缽稱為春水,意春漁於水,遼人會在冰底打魚,放海東青捕捉天鵝。

秋捺缽稱為秋山,意秋獵於山,遼人會射獵狩鹿等等。

但後來變得有政治意義,比如春捺缽會設在大同江附近,遼主召見女真部落舉行頭魚宴,哪個人敢不參加,哪個部落就滅了。

夏捺缽遼主南下,召集南北兩院大臣議事。

至於秋捺缽,冬捺缽多在遼國永州附近,這裏靠近遼國的臨潢府,也就是上京。

遼主很少有南巡之說,因為契丹的根本在於北方,至於南方的宋朝以及後來立國的西夏……對遼國皇帝而言,不值得花太多的時間考慮。

當年宋太宗北伐幽燕時,大批遼人主張放棄,因為這裏對遼國而言無足輕重。萬一在南麵糾纏過多,失了古渤海國基業的根本,那才是得不償失。

澶淵之盟後,遼國轉而依賴宋朝,注重南京的經營,而遼興宗與夏國兩次賀蘭山之戰都慘遭失利後,於是設同洲為西京。這才有了對南麵西麵的重視。

所以春捺缽,夏捺缽,遼主耶律洪基都滯留在西京,南京,遲遲不回北方。而將國事交給權臣耶律乙辛及女婿兼妻舅蕭德讓,去年讓太子耶律浚領北南樞密院事。

耶律乙辛類似於阿裏骨,出自遼國‘寒門’,屬於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一方。

他年輕時家貧不能自給,被人稱作‘窮迭剌’。

最後得到耶律洪基賞識一路官運亨通,不久前他以十香詞之案,殺了太子的生母,也是耶律洪基的皇後。

契丹皇族(耶律氏)與後族(蕭氏)鬥爭一貫慘烈。

眾人都以為皇後冤枉,但其實是耶律洪基的借刀殺人。

如今太子耶律浚總領國事,耶律洪基又讓耶律乙辛輔佐太子,也是監視之意。

現在耶律乙辛和太子耶律浚從上京趕往南京拜見耶律洪基。

耶律乙辛坐著馬車進入檀州門,看著繁華的檀州大街時,記憶回到了年少的時第一次至南京時。

這座南院治下的城池,給了他很大的震撼,盡管後來他知道南京的規模,不過是宋朝普通一座州城而已。

那年少時的懵懂無知,若是可以他會選擇仍是那個無知少年嗎?

此時此刻,他已是卷入了遼國皇氏與後族的鬥爭中。

耶律阿保機之前,遼國是部落世選製,耶律阿保機改變了這一製度。

遼國又經曆過數次諸弟之亂,其背後的原因就是草原部落一直以來的兄終弟及的製度。

為了確保嫡長子製,所以身為皇族的耶律倍一支,與後族蕭氏聯姻,壓製其餘的耶律氏。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娘家人比親兄弟更可靠。

耶律乙辛的父親便是參與諸弟之亂的失敗者,屬於耶律氏中被打壓的一支,致使他年少時家貧難堪。

改為嫡長子製後,遼國一直是帝後並製的局麵,也就是耶律氏(耶律倍一支)和蕭氏兩個家族同治天下。如北府宰相一直是出自蕭氏。

遼太宗曾畏懼地言:“太後族大如古柏根,實不可移也。”

而到了耶律洪基即位仍是如此,一直到皇叔耶律重元叛亂,此次重元之亂參與者中不僅有耶律氏的皇族參與,還有不少北樞密使蕭胡睹等後族重要成員參與。

經過此亂後,耶律洪基對皇族,後族都失去信心,於是在皇族的邊緣中選中了耶律乙辛。

經曆重元之亂後,耶律洪基似變了一個人,非常的敏感多疑,對任何風吹草動都非常上心。

耶律乙辛身為被耶律洪基親手提拔的心腹,沒有任何根基的他,他一直便貫徹著耶律洪基的主張。

作為一個心腹最要緊的就是為君耳目,思君所思,為君欲為所不能為之事。

那些整日隻懂溜須拍馬的,不過是九流心腹所為之事。在天子身邊整日奉承的人難道還少了?

耶律乙辛上位的秘訣就是,首先是他的出身,正好在皇族(耶律倍一支)後族之外,其次便是自己能力強,同時能替天子翻臉,要鏟除天子異己時可以下狠手。

凡是天子所厭之人,他比天子還要討厭對方,對天子賞識的人則能和平相處。這才是真正走進天子心裏的辦法。

耶律洪基知道皇後冤枉嗎?未必不知,但耶律乙辛知道他隻需要給耶律洪基遞一把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