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1 / 3)

高大的殿簷下。

章越一眼望到盡頭,無數盞的魚碗燈高懸殿頂,這是他中狀元後唱名賜第的地方。

從嘉祐六年至今,屈指算來已過了十五年,快十六年了。

這恰好是一個嬰兒長大成人的光陰。

初為官時,他站在殿外,遠遠地韓琦,歐陽修,富弼,文彥博,王安石他們的背影,官帽上左右晃動的長翅,寬袖袍裾擺動。

站在這裏,章越有等目光所及皆是過往的錯覺。

在朝堂上一年所學到的,足足抵在外三年。

這是天下人尖子所在的地方,放之四海都找不出這麼多精英。

放到曆史上而論,唐宋八大家有六人與他同朝為官。

當時自己對他們望之如長者。

如今多年手握權柄,宰執之位則給了他收放自如的心態,章越從容不迫地站在那,沐浴著陽光,就連身邊的天子內侍都是低垂著頭,屏住呼吸。

更不用說同屬文臣的李清臣畢恭畢敬,任何時候都以宰臣是瞻,看宰臣的眼色行事。

隨著宣讚第二次宣名,章越手持笏板,輕提袍角跨過了門檻,步入殿中。

到了金殿之上,章越行禮參拜。

官家親自下階相扶看了章越一陣道:“章卿仍是風采依舊,與一年前出京沒什麼分別。”

章越抬起頭看著官家霜鬢,有些不忍道:“臣勞陛下記掛了。”

說完章越奉上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所寫下的國書,國書裏便是這次談判之事。

國書是用漢文和契丹文書之,官家看了國書後不勝歡喜。

官家當即讓內侍給章越頒布詔書,其實內容是打算誇獎章越製遼之功,但礙於兩國的‘邦交’,至少不能在麵上說什麼,否則就落人口實了。

所以詔書誇得是章越多年以來輔政之功。

官家考慮的私下說得怕別人聽不到,必須用詔書的形式頒布天下。

宣詔的清朗之音,聽起來琅琅上口,通過大殿再通過廣場傳播出去,繚繞於皇宮之上。

次日將見於邸報,朝報之上。

四方臣民的可以讀之,確認我大宋有了一位相公。

當然給你的,日後也可能收回去。

不少皇帝用你時候好得和穿一條褲子的,但翻臉的時候也是眼睛不眨一下。

但至少北宋的皇帝很少這般待大臣。

詔書宣畢,章越道:“陛下厚恩,臣愧不敢當!全賴陛下在京運籌帷幄,對臣推心置腹,方退遼國三十萬大軍。”

“更何況遼主耶律洪基隻是暫且接受了對夏調停之事,是否從此罷南下之意還是兩說。若年後複來,乃臣之罪也。”

官家可以用詔書當眾誇獎你,但章越永遠明白,功勞歸於主上,同時話不可說滿的道理。

永遠記得謙虛謹慎,生在官場一日,便要時時如履薄冰。

官家道:“遼主年後必不能來,要來也要等到明年秋後或是後年了。那時候交趾已平,朕無南顧之患,朕召卿回京正是要以後日日谘詢以國事。”

頓了頓官家對內侍道:“賜座!”

內侍當即搬了一張交椅放在官家禦座之側,這位子比去年章越拜樞密副使時,離皇帝距離近了三尺。

這是更進一步的心腹股肱之臣待遇。

章越仍舊持笏道:“臣誠惶誠恐之至也!”

皇帝越對你推心置腹,反而越要講禮數,這樣才能長保富貴,聖眷不衰。

章越坐下後半邊屁股坐上錦褥,然後向天子進言,如今的章越早已不是當初在製舉考試時,在應答國策上都要斟酌再三稟告的士子了。

同時章越也意識到,皇帝如今早有了自己成熟的見解,以及自己的一套治國安邦的理論,也不再似當年時說什麼都拍手叫好。

沒看到如今的官家連王安石也忽悠不動了嗎?

官家示意內侍退到一旁,知道君臣私密的話要說,然後立即拋出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朕決意改元,卿以為如何?”

章越聽了官家的話,心底一凜第一個反應就是下意思的反問道:“陛下,打算明年就改?”

但轉念一想,章越立即麵露喜色地從椅上起身道:“臣恭賀陛下終於下此決斷了!”

官家聞言很高興,什麼叫肱股之臣,這就是了。

官家有什麼重要決定或是打算,二人總是能合拍。

改元的用意是什麼?有點類似網名改來改去一般,感情上有了新變化啊,人生思考有了突破起飛,或者純粹換換心情啊。

而皇帝改元意義更加重大。

打個比方明清都是一元一帝,比如萬曆皇帝當了四十幾年皇帝,就一直用萬曆這個年號代稱,這是沒問題的。

唯一就是經曆土木堡之變的那位兄弟,用了兩個年號,那是人家當了兩次皇帝。

但宋朝不同,仁宗皇帝就用了九個。

年號中比較經典的紹聖和崇寧,分別是哲宗和徽宗表示要繼承神宗熙豐之政所采用的年號,也是向天下宣告的一等形式。

官家見章越領會了他的意思,卻故意道:“仁廟在位四十二年,用了九個年號,如今是熙寧九年,也當是變一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