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1 / 3)

次日殿議上。

官家與眾宰執們商議,定下了次年改元之事。

這是去年剛進京時,官家與章越商量之事,後為王安石反對而不了了之。

十之數為極,也是為了避免使用熙寧十一年的年號,同時也是展示天子親政主持變法的跡象,所以改元之事便順理成章地進行了。

宰相韓絳和王珪各自擬定了一個年號,在廟堂上供天子商議。

韓絳擬定的是‘美成’這個年號,王珪則擬定的是‘豐亨’這個年號。

章越揣摩這兩個年號的意思,美成有大功告成之意,意是變法之業終歸有成。

至於‘豐亨’也是吉語,取自‘豐亨豫大’,形容富饒安樂的太平景象,也是意味著君德極盛。這四個字後來也被另一個時空曆史上的蔡京獻給了宋徽宗,以滿足他的好大喜功之意。

都是兩位宰相揣測了天子心意所擬。

如今這二個年號,都被書之於金盤上,用五穀排列成字,也是寓意則’五穀豐登‘之意。

其實宰執們三日前暗中擬定年號給天子禦覽,今日將這兩麵金盤由內侍捧至官家麵前,是等候他最後的聖裁。

而官家手持塗滿了朱砂的禦筆,先走到韓絳所擬的‘美成’年號,言道:“美字為羊大,成字則有戈,羊大帶金戈不可。”

韓絳聞言有幾分黯然,而王珪露出幾分喜色。

說完官家又看向王珪所擬的‘豐亨’的年號,然後道:“亨字為子不成,可去亨而加元。”

眾宰執們心想,官家先否了韓絳的年號,本以為會用王珪的年號,但又對王珪的年號有所改動。

官家時刻都有撥動權柄之意,拒絕為臣下所操縱。

章越則腹誹道,【微操聖人】真名不虛傳。

而一旁王珪則讚許道:“元亨利貞乃乾卦四德,陛下易以’元‘字,最是貼切。”

眾宰執們都看向王珪,王珪的立場就是沒有立場,隨天子喜好上下。

一旁的薛向亦道:“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以元易亨,正表示陛下勵精圖治至此而始之心。”

官家聞言微微笑道:“薛卿知朕心也。”

章越想道,熙寧十年是打下基礎,元豐方是官家真正展露宏圖野望之時,看來以後要諫事是要更難了。

章越又看了一眼失落的韓絳,看來官家聖意已更傾屬於王珪,而冷落韓絳了。

最後次年的年號【元豐】當殿定下,隨之頒布天下。

殿議後章越,元絳二人留身召對。

原來文彥博,司馬光,張方平三位重臣一並上疏反對朝廷對熙河繼續用兵。

官家將疏給章越,元絳一一看過,然後道:“三位卿家都是國之重臣,他們所言是否有道理?”

章越看疏其中以張方平之疏最為急切。

認為我師伐交趾之後,士卒染病喪亡甚多,師費巨大。

如今京東,河北盜賊蜂起,以至於公私匱乏,南郊之賜久久未辦,陝西因軍事一興,地方官吏更是橫征暴斂,百姓們是哭天喊地。

張方平言自己想到這些,夜不能寐,食不能盡,半夜起床時嚎啕大哭。

官家看了疏後甚為震動,三人之疏其實直指的,就是章越這一次興軍伐湟州之事。

一旁元絳則道:“陛下,張方平之疏乃蘇軾代寫,蘇軾身為地方官員如何在疏中盡知朝堂上,此事甚為可疑啊!”

章越仔細一看,難怪文風如此熟悉,果真是蘇軾的手筆。

蘇軾真是的,卷入這事作什麼。

官家聽了也是一愣,仔細一看張方平之疏。若如元絳所言,此文是蘇軾代筆,那麼是誰告訴他的。張方平雖是重臣,但也遠離權力中心很久了。

官家生平最恨有人【泄露禁中事】,譬如上一次鄭俠言他袍服下穿著金甲登殿議事令他甚恨。

元絳這麼說,此舉就是有意識的政治【竄連】行為。

當然章越被排除在外,因為攻打湟州事正是他主導的,所以他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章越心想,幸虧蘇軾是反對用兵的,不然以自己與他的關係,此事肯定會被多心的官家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