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49章 殺牛分肉(2 / 2)

“哦?”

韓絳聽章越之言,不由詫異。

陪祀文廟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章越對韓絳道:“丞相可記得,當年太祖皇帝將白起,吳起移除武廟十哲,還有孫臏、廉頗、韓信等一共二十三人,改加入灌嬰、周訪,秦瓊等二十三人之故?”

韓絳當然記得此事。

武廟本叫太公廟,是唐玄宗祭祀薑子牙的,以張良為陪享,唐太宗建武廟的用意,就是向天下表達,尋薑子牙,張良之臣的意思。

從另一個意義講薑子牙與張良有師承關係。

之後唐肅宗封薑子牙為武成王,從此武廟與文廟並立,之後武廟六十四將,祭祀六十四人。

但趙匡胤登基後,拜祭武廟時看到白起畫像時,以杖指白起道,白起殺降,不仁。

還有陶侃也被去掉,理由是他是寒門出身,而且還是少數民族(溪族)。

不僅白起,陶侃被去掉,趙匡胤又換了二十一人,另選二十三人補上。

趙匡胤挑選這二十三人的標準【功業始終無暇者】。

說白了,趙匡胤通過此舉來告誡天下,也是他下麵的武將,這與【杯酒釋兵權】合並一讀就明白太祖皇帝的用意。

祭祀主要是給活著的人看的。

章越對韓絳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個是務虛,一個是務實。”

“變更役法是實,而陪祀乃虛,孟子之義在於【利民】,孔子之下繼道統者當為孟子,而不是他人。”

就如同張良繼承了薑子牙的衣缽,所以張良陪祀薑子牙。

而孔子以後,如今陪祀的分別是顏回和曾子,顏回是孔子弟子,卻沒有著作傳世。

而曾子則是《太學》和《孝經》的作者,唐朝推崇《孝經》,李隆基還親自為孝經作注,所以曾子也成為第二個陪祀。

此時孟子和子思還沒陪祀。

對章越而言,孟子陪祀後,就升格《孟子》為亞經,而孟子為《亞經》後,便可列入科舉範疇,將熙寧之【利國】更至元豐之【利民】。

章越不可能一蹴而就,陪祀到亞經,亞經到國策,顯然一個比一個難。

章越還是‘積小勝為大勝’,先從簡單之事,小事辦起。從免役法到孟子陪祀,這都是一環扣著一環的。

王安石變法是開先河的,他以大氣力破了兼並,懲治了豪富之家,可是變法那麼大的成果,國家積攢了那麼多錢財,最後變法好處都沒有落在老百姓身上。

從熙寧後,老百姓一路越過越苦,越過越苦,這是立誌變法的範仲淹,王安石所要看到的嗎?

不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是章越所痛心疾首的。

章越忍不住連續痛飲三杯,帶著酒意走到窗台,一手持酒壺,一手持屋中飾劍,臨軒一指道:“昔桓公入洛,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便你我今日一般。”

韓絳聽章越突舉恒溫入洛之例。桓溫當年率軍攻入洛陽,從樓船上眺望中原,卻見滿目瘡痍,而眼下汴京卻是繁花似錦,哪裏可比。

章越滿是醉意地積蓄道:“桓公如我這般臨軒慨然道‘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袁虎等人對道‘運自有廢興。豈必諸人之過?’”

“然而桓公懍然作色,顧謂四坐道‘諸君頗聞劉景升否?他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

“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於時莫不稱快。”

“左右聞此無不大驚。”

說到這裏章越暢然大笑,手中長劍往長一指,韓絳幾時見得章越如此。

桓溫感慨中原被五胡亂華糟蹋,而袁虎卻道這都是命也,運也,不能怪王衍他們。但桓溫卻怒道,你們知道劉表嗎?他家裏有一頭牛吃得比十頭牛還多,但馱東西還不如一頭母牛馱得多。

曹操入了荊州後殺了這頭牛給士卒們吃,當時的人聽了沒有不叫好的。

章越酒意之下,有幾分站立不穩言道:“今日王安石殺牛,你我烹以饗天下,何不快哉?不可學王夷甫,為後人笑爾。”

韓絳點了點頭道:“治天下者,當以民為本!此方為宰相。”

何謂【宰】也?

在春秋時,就是大夫家裏,每頓飯拿刀子分肉的人,誰吃的肉多,誰吃的肉少,就是宰幹的活。

無論是章越改役法,還是孟子正義,一切都是為了【民本】。

所以變法的目的,就是好處要落到老百姓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