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2節(1 / 3)

好在, 農貿市場一開門,人流就會源源不斷的過來, 考慮到還沒出年關, 買個菜的同時順便帶半斤一斤的鹵肉回家,給家裏人添些油水解解饞, 是再好不過的了。

唐嬸兒自然忙活得很,也虧得年前農貿市場門口那家店已經退回去了,仍然是兩家店,因此還算忙得過來。

再說了,對於做生意的人家來說, 越忙越有錢,越忙越帶勁。

他們一家子是邊忙活邊高興, 可也有人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年前, 方老板是最早離開的, 他是考慮到強龍不壓地頭蛇,再說也可以換個地方重新來過,因此早早的就退避三舍了。除了他之外,還有好幾家賣熟食的, 賣小吃早點特產品的, 也紛紛在過年前終止了合同。

其實對於這年頭的人來說, 合同還是個新鮮玩意兒,多半人不太明白合同代表的意義,麵對農貿市場管理方強行終止合同,也沒有應對的法子。當然,就算到了後世,租客也永遠是處於弱勢的,退一萬步說,哪怕房東再仁義,也不過是多補一個月的租金罷了。

盡管這些店紛紛易了主,可對於顧客們來說,感觸卻並不深。

想也是,天天來買白菜蘿卜的人有,可每日裏不間斷往熟食店跑的卻是一個都沒有。再說了,哪怕是熟客好了,發現雇工換了人,也不可能立刻反應過來的,畢竟他們是衝著吃食來的,又不是衝人的。

因此,農貿市場剛年後開始營業的第一天,搶下諸個攤位、店鋪的新老板們,賺個缽滿盤滿。

可惜好景不長。

新院子的位置好啊!

距離農貿市場也就幾十米,而且恰好在公交站後麵。

這年頭的公交站可不能跟後世比,統共也就巴掌大點兒的地方,豎了個鐵牌牌,上麵隻用油漆刷了三個字——公交站,旁的類似於途經的站點名之類的,全都沒有。至於供乘客休息的長椅、擋雨擋太陽的遮陽棚,更是天方夜譚了。

就算這樣,也架不住來來往往的乘客不斷。

擱以前,縣裏的公交車是不到城北的,這不是農貿市場太火爆了嗎?去年年初開辟了新的路線,早先隻有從城東到城西的雙趟車,後來又添了從城南到城北的雙趟車,這兩條路線都會經過百貨商店所在的商業街,等於就是把整個縣用十字相連。

路線少,就代表能做出的選擇就少,恰逢冬日裏,隻要是手頭不算緊的,都會選擇坐車出行,畢竟小縣城裏的公交車便宜得很,哪怕是從始發站到這邊,也才兩分錢,要是中途上車的,隻需要一分錢。

唯一的問題就是,縣裏不光是公交路線少,連公交車本身也少得可憐。

等車本來就無聊,冬日裏冷得慌,乘客們自動自發的往唐紅玫家前的門麵房裏鑽,哪怕沒打算買東西好了,起碼店裏暖和呢。

唐嬸兒樂嗬嗬的招待著客人們,她並不介意人家進門取暖,橫豎進來了就會忍不住的,畢竟門麵房不大,冬日裏空氣很難流通,那可真的是滿屋肉香。

掐著時間,唐嬸兒還推出了鹵蛋,將家裏老舊的煤餅爐拿出來,調成小火,上頭駕著個鐵鍋子,裏頭滿滿當當的全是鹵蛋。

按說鹵蛋這玩意兒,涼著吃才好,可誰叫現在是冬日裏呢?聞著店裏的鹵肉香氣,看著鍋裏鹵蛋冒著白煙,再瞅瞅掛在店鋪牆上的價錢牌,進屋取暖的乘客們分分鍾改變了立場,成了格外捧場的食客。

不光唐嬸兒這邊生意興隆,隔壁三家也一樣。

就像她先前考慮的那樣,把其他幾間鋪子賃了出去,那幾家倒是做到了不跟他們家重疊,或是賣肉丸子湯,或是賣烤紅薯、烤玉米,還有一家賣的是日常的雜貨,類似於醬油米醋糖鹽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