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3節(1 / 3)

“這價格稍微低了一點,可能是其他沒有這本保存的好。”

老汪道:“其他更好,還有黃布呢!”

黃布?用黃綾封,那很有可能是王公大臣,上表給皇帝的奏折賀表。

宋半煙笑問道:“黃綾封套?”

老汪看了尤司令一眼,遲疑的問:“你怎麼知道?”

宋半煙忽悠道:“我是學曆史的,曆史上的東西就是古董。既然是曆史上的東西,我一個學曆史的當然要知道。”

尤司令和老汪大概被繞暈了,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宋半煙乘勝追擊,胡扯的說:“我們學曆史的,很多都成了考古學家。所以跟一些搞收藏的,多少有些交情。你們要是需要,我可幫忙問問價。”

老汪滿臉堆笑:“那太好了,太好了。”

宋半煙見尤司令不說話,知道他多疑,就對他們說:“沒事,我就先回去了。”

老汪還要說話,卻被尤司令攔住。宋半煙笑了笑,跟他們告辭。

回去的路上,她越想越覺得可疑。

博洛的傳記稿本、奏折、賀表,這些原本應該放在紫禁城內閣大庫裏麵。現在也應該保存在曆史博物館之類國家機構。

怎麼會落到兩個大字不識的老頭子手裏?

她左思右想,突然想起一件事。清末戰亂頻發,大內檔案流失。這前後經曆,可謂是波折坎坷。

公元1908年。

2月2日,清廷授醇親王載灃為軍機大臣。

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

11月15日,慈禧太後病死。

12月2日,年僅三歲的宣統帝溥儀即位。由其生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大清多少年沒有出過攝政王?

258年。

載灃沒有笑,眉頭反而皺的更緊。如今內憂外患,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比多爾袞的結局更好。

各項事宜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唯有攝政典禮,無人知道如何辦。請示載灃,他說了句“照例”。閣臣們命人到內閣大庫裏,搜檢清初攝政典禮舊檔。

內閣大庫建於明孝宗年間,清廷繼續延用。大庫位於紫禁城東南隅、內閣大堂之東。

紅本、關防、滿文老檔、實錄、聖訓、起居注、史書、敕書、詔書、表章、輿圖、黃冊、鄉試錄、各種書籍盡在其中...包括明代檔案,前代帝王功臣畫像、書籍、三節表文、表匣及秘史檔案等。

內閣大庫所藏策籍檔冊,為朝廷機密,九卿、翰林有終生不得窺其一字。

禮部的閣臣,在大庫裏找了幾天,也沒找到。隻得回來稟報:舊檔雜亂堆積充溢,殿中沒有落腳之處,奏請焚毀無用舊檔。

這事情還沒有批下來,翰林院裏麵先傳開了。腦子靈活的立即請旨,說要去找自己當年殿試的卷子。載灃也未多想,一律準了。

頓時間,比滿清國運還死氣沉沉的遺老們,精神抖擻地趴在紙堆裏,如同在地縫裏找米粒的老鼠。但凡能翻到一本宋版書,半張蜀刻殘頁,頓時紅光滿麵。立刻塞進大褂裏,唯恐同僚們看見,將麵前這塊寶地奪取。

勿怪其他,宋版書當時的價格已是一頁一兩黃金了。

時任學部參議的羅振玉,也在這個行列。他更聰明些,“偶於殘書中得宋人玉牒寫本殘葉,並呈文襄及榮公”。

文襄就是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他曾任兩江總督,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他當時是顧命大臣,兼太子太保。張之洞就好奇的問,大庫裏怎麼有宋本?

羅振玉趁機說:“香帥,這些檔案雖殘破,但也該整理保存,先由我們學部接收,將來移送京師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