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4節(1 / 3)

手攬住了對方的肩,一麵臉上粗糙的皮膚上還掛著一串淚痕,一麵又禁忍不住狂笑起來。

哭聲、笑聲交纏在一起,混合著他們的歌聲飄過了偌大的營地,傳到了指揮室裏,縱是對著秦非正這樣攻於算計的政治家,錦頤也忽然覺得對方麵目和善起來。

在場四個人,錦頤、秦非正、馬啟鴻、謝錦言。

蓋因華夏其餘各地的鬼子都被掃蕩了個幹淨,是以鐵、民、產三方擁有著最高話語權的人,便又重新聚在了北平。而又皆因戰爭大聲的緣故,原本往來間多是刀光暗影的幾人坐在一起,一時間竟也是少有的祥和。

“好了,我們幾個聚在一起,難道就一定要那麼傷神費力地去討論那些問題嗎?‘圍堵計劃’全線功成,我們就不能好好享受一下勝利的時刻,安靜地喝上那麼一杯嗎?”

北平這地方,盧溝橋一役過後,便一直都有鐵血軍的將士駐守於此。這兩年來,戰火紛繁,更是越發壯大。

若這還是前頭那個華夏朝不保夕的時候,秦非正當然不會有時間來同錦頤理論什麼、爭取什麼。但現下,除東北以外的華夏,算是初步安定了下來,兩個勢力之間的摩攃,自然也就開始展露了出來。

於是,在錦頤和秦非正兩人微妙的氣氛間,馬啟鴻難免有做了一次“和事佬”的角色,拿起了議事桌上的酒,分別給坐在兩手邊的兩人斟了一杯後,便溫聲勸道。

窗外飄來的將士們哭笑聲還在耳畔,錦頤難得以心平氣和的心態和目光去看待秦非正,便率先執起馬啟鴻斟下的酒,置於唇邊,一口飲盡。

“怎麼安靜得下來?兩位也不怕安定得太早,最終功虧一簣?”

地位使然,她已並不比秦非正和馬啟鴻兩人低上什麼。哪怕明知馬啟鴻是自家哥哥的上司,也明知馬啟鴻或會是華夏未來的領導人,她言辭間嘲諷的意味也仍舊沒有收斂分毫。

“仗打到這,你們就覺得足夠了?”

抬眼瞥了瞥馬啟鴻,又瞥了瞥秦非正,她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道:“你們預備把東北放到哪兒?東北就不打了?讓小鬼子占著我們的底盤,還時不時要擔心他們會不會再往南邊打過來?”

她固然知道抗日結束以後,鐵、民、產三方會有一個最後的清算。誰掌國家主權,這是民黨要和產黨鬥的事情。至於她鐵血軍,似乎不論哪個黨派執政,最終都不會讓鐵血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繼續存在,讓他們如鯁在喉。

她知道會有那樣一天的。她沒想過逃避。

但顯然,現在還不到時候。清算的時間,至少不該是現在。

“東北是日本在華夏的大本營,如果還要繼續北進,那勢必不會比我們肅清國內其他地方容易。”

秦非正同樣也飲完了杯中的那一點酒,開始把玩起了手裏的小瓷杯,“你們知道那意味著什麼的。那意味著,我們要花費比肅清其餘地方更多的精力、兵力、裝備,去同鬼子來一場惡戰。”

“哦,當然了——”

手裏把玩的動作兀地停住,他終於抬頭看向錦頤,眼神平淡地陳述著自己所認為的事實,“我們當然會贏了。但如果就隻是為了東北,為了那幫子腐朽的滿人的聚居地,為了那個還保留著封建王朝製度的地方,我們實在是沒有必要。”

錦頤聽明白了秦非正話裏的意思,並不感到意外。畢竟她早就知道了,在當今世人的眼裏,或者“東北”這一塊地方,本就僅屬於“滿人”,而並不真正屬於“華夏”。

就像蒙古這個地方,如果回到草原上的八旗子弟沒有鬧,華夏的將士不用太大的力便可守住,那這塊地方大可稱為“華夏地界”。如果回到草原上的八旗子弟非要另力別國,華夏的將士想要收複,需花費很大力氣,那這塊地方索性放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