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9章 攔路巨蛇(1 / 2)

在潛江村有幾大活動是非常慎重的,年底除夕夜的守歲,家裏小孩找保爺,各類祭神活動,灶神,財神,河神,路神等等。

這些風俗都是幾百上千年的傳承,而最持久和有口碑當屬守歲和祭神一類。

但祭神中最慎重的還是祭拜河神,每當遇到大旱時,農家婦女都會帶一隻雞到河邊祭河神,儀式簡單,但卻肅穆莊重。

將活雞拿去河邊殺死,將帶毛的雞皮掛在插好的三角架上,待雞肉煮熟後,由主祭人致祭詞,祈求降雨除旱,然後參加者共餐雞肉,並持水桶或盆互相潑水,以求降雨。

這就是小規模的祭神活動。

另外在澄江縣周邊一些區縣,有的村子不祭拜河神,而是祭水鬼,也具有相同的意義。

傳說中的水鬼是人首蛇身,每年下雨漲大水後出現,人見了會死,所以,每年暴雨初降都要在河邊祭水鬼,並將祭品倒在河中,讓水鬼享用。

這一切說起來帶有很濃鬱的神話色彩,其實就和傳統的圖騰崇拜類似,每逢天災人禍,弱小的村民們總是需要尋求一份心安。

以前李帆小時候參加過一次祭神活動,那是村裏的災年,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年代。

那時候王大富都還沒當上村長,如今的老祖公做支書,王家寨另一個老人做的村長,那次祭神的主持就是老祖公親自抄刀上陣。

當時的祭神活動比現在的場麵可大了許多。

老祖公領著一群人匍匐在如今的河灘地上,堆砌的篝火熊熊燃燒,亮透了大半邊天空。

村裏的男女老少跳著很具有地方特色的祈雨舞蹈,遠處專門負責燃放鞭炮的漢子手裏的農村土炮就沒停過。

劈劈啪啪,在這一塊河灘地裏掀天動地,山林裏的動物,農家喂養的土狗,都是一個勁的懼鳴,帶有深深地恐懼之色,這樣的場麵他們哪裏見過。

老祖公帶著人磕頭叩首,嘴裏念叨著祈雨詞,等到祈雨詞過了一個段落,舞蹈也進入尾聲,一個個人才慢慢的起身。

而這時候,從寨子裏湧出來一群人。

當前的是四個人抬得大案板,案板上,一個大豬頭擺放正中,圍繞著豬頭是一隻隻整鴨,整雞,整魚,用油炸的金光閃閃,看起來頗具氣勢。

豬頭走前頭,後麵左右兩排人,穿著奇裝異服,臉上塗抹著不知道什麼顏料,奇形怪狀,手裏拿著一根竹竿,上麵掛著手藝人製作的紙人,童男童女各九個,活靈活現,猶如一個個真人。

在隨其後還有一群人,敲著銅鑼,打著鼓,口裏吟唱著一段段神秘的歌詞,仿佛這群從未讀過書的村民都變成了大歌手,大才子一般。

最後就是放鞭炮的人了,前麵的人唱一段,後麵的人就拿起一百響的土炮放起來,配合的默契無間。

來到了河邊,放下案板,敲鑼打鼓的隊伍戛然而止,鞭炮聲也戛然而止,一切寂靜。

這時候,穿著拖地長衣古服服飾的老祖公站了出來,手捧一本發黃老牛皮書籍,嘴裏念著一大串祈雨祭拜河神的話,讓人隻需要遠遠看著都能感覺到他的莊重和肅穆。

在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裏,一切流程才算完成,大豬頭的第一刀扔進了河裏,雞鴨魚肉也割了一些扔進了河裏,最後還有三杯高粱酒也倒進了河裏。

祭拜河神才算最終完整,而剩下的肉食是不能帶回家的,所以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圍在這裏,分而食之。

大人們雖然吃著肉,可心情抑鬱而擔憂,孩子們哪裏懂得多少,吃的是滿嘴抹油。

看著眼前的狀況,李帆慢慢地回憶起了當年經曆的那段光景,心裏有感歎,也有驚歎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