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四章 城市化後的村莊(1 / 2)

孩子大了,如同放飛後的鴿子,尤其是現在,孩子們回家團聚,就像原來的家裏來了客人,父母成為堅守山村的人,他們不想老家荒廢,不想給原本在外麵拚搏不易的孩子們增添麻煩與困擾,以不適應外麵的生活等理由而拒絕留存子女的身邊。

長大後,到城市打工拚搏,直到落戶城市,家鄉反而成了“客鄉”。每次回一趟家,都十分不易,路途遙遠不說,拖家帶口的,也挺麻煩,但父母在,家還在,不能不回,再好的理由都不是理由,總不能父母親辛辛苦苦把我們養育成人後,我們竟然連家都不回吧,這種不孝的事不能出現在我們的身上。

近二十年來,一直生活在外麵,除了有事或者過年回家團聚外,幾乎都沒回家,手機電話成為與家牽連最便捷的工具。

隨著城市化的步伐,我們的山村已經越來越少人居住了,年輕一代,為了孩子讀書都到縣城或者其他城市去了,能把老人帶走一起生活的,老人也都離開了村莊。

每次回家,想能像小時候那樣熱鬧那樣齊全已經不可能了,回家一起過年的人也越來越少,在老家過年的年味已經不如以前,幾乎都是匆匆地回來又匆匆地離開。

如今故鄉成為了人生的一個驛站。

雖然在國家政策下,山村的條件、麵貌越來越好,對待老人的政策越來越優越,房子也越來越改變得漂亮,可是城市的便捷與優越及各種資源是山村無法比擬的,教育的發達是山村無法想象的,當年我們自己書聲琅琅的學校已經不在,竟然成為村委活動室,也是組織村民活動的場所。

村裏村外在政府與愛鄉人士捐助共同努力下,建設得非常美麗,更讓老一輩村民對家鄉的熱愛,別人說村莊看到村民漸漸成長,現在是村民看到村莊漸漸變美,在這裏居住了幾十年的村民,吃著這裏的食糧長大喝著這裏的水生活,每走一步,都帶著深情,哪怕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對他們來說都不在吸引,因為這裏是他們的根,他們已經深深地愛上山村。

相對我們這一代,久一點的可以說已經在山村生活了二十年,到外麵也差不多二十年,隨著生活的步伐,對家鄉的熱情漸漸淡化,到了90後或00後,他們對家鄉的概念已經很少,更別說對家鄉的留戀,不是他們不愛家鄉,是因為他們未曾一直生活在家鄉,生活在這麼美麗的山村,哪裏來的感情?就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家鄉的房子不是我們親手建造的,家鄉的階梯不是我們親手鋪築的,家鄉的樹木不是我們親手種植的,相對我們父母那一輩人來說,已經把家鄉的觀念淡化了,但是還有家鄉情結,還有童年的生活氣息,還有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還吃了多年的飯喝過多年的水,正是這裏水土留下我們難忘的恩情,還明白落葉歸根之情。

我們的小孩這一代,偶爾回到家鄉幾趟,家鄉已經沒有他們的朋友,找不到他們的童年的回憶,也許再下一代,祖輩的家鄉在哪都可能不知道。

時代的變遷,思想觀念的改變,隨著時代趨勢,我們也無可厚非,任憑時代的發展,隻能自己努力奮鬥,告誡後代別忘了祖輩曾經居住的山村在哪裏,別忘了有空多回家看看。

這些年,回到老家,就會想起童年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從自己是個小孩開始,到帶著孩子回到老家,歲月竟然如此快速,一晃兒,幾代人間,當年的老大哥,已經白發蒼蒼,父母已經被歲月磨礪成老人,前年母親被帶回天堂,失去一伴的父母,家鄉竟然感覺變得更荒涼,母親在世時,每逢過年,一家老老小小還可以團聚在一起,打打牌,敘敘舊,品嚐母親親手養的家禽,陪老人們聊聊天,能聽到母親念叨,聽到叫我們天冷多穿點衣服,她會告訴我山村的寒冷,她告訴我老家的變化,唯獨不告訴我們她自己的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