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章 家(三)(1 / 2)

大紅櫃上麵正中懸掛一副中堂,中間是一麵大鏡子,是一套。中堂棕色木框鑲邊玻璃麵兒,綠色打底,點綴銀色竹葉,黑色字體。

對聯寫的是周總理的《春日偶成》第二篇頭兩句,“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這首詩作於1914年,總理時年16歲)橫批“杏林春暖”。

這副中堂是李之重的父親從合作社以原價的一半淘來的,因為下聯運輸過程中碎了。

節儉的父親請人劃了一塊等尺寸玻璃,又讓畫匠在上麵模仿上聯,硬是配上了,雖然有點不協調,勝在實惠,這個便宜也不是一般人能撈著的。

其中“葉”這個字畫匠按照繁體字來寫的,讓李之重活生生按照“茶”念了二十八年。

再有就是“杏林春暖”和原詩不搭,“杏林春暖”是指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嚴重懷疑和“春日偶成”在賣貨過程中搭錯了,亦或在廠裏就按照字麵意思配錯了。

中堂兩邊斜吊著兩個相框,相框下緣與中堂下緣齊平,相框長寬五十乘四十公分,是家人及親朋的相片,大小以一二寸黑白居多。

最早的一張是李之重二爺爺的一張,一個長相威嚴的老人,臉型與李德財相似,席地而坐,前麵擺花兩盆,應該有三十年以上。

最大的一張是他大哥的高中畢業照了,那是七七年六月照的。

中堂下方正中,擺著四本紅色塑料封皮金色字跡的《***選集》,那是他父親作為旗勞動模範的獎勵,一尊白瓷主席半身像立於其上。

中堂右麵相框下擺一個大紅梳頭匣子,也是母親的陪嫁,和大紅櫃是一體的。中堂左麵相框下那就是提了幾次的座鍾,座鍾鍾擺滴答滴答有序響著,不過需要經常上發條。

座鍾西麵擺著一個膠合板柒了暗黑色木紋的收音機,音響部分占了收音機麵板的三分之二,居於其上,用綠銀紅亮色絲線織成的薄薄的紗狀布覆蓋,紗布右上角有一個紅色燈籠銘牌。

音響下麵是幾個旋鈕,旋鈕安裝在一條狀如透明格尺的指示牌上,裏麵是兩排白底黑字標明短波和調幅的數據,一根黑色豎指針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台的。上麵看起來數字很多,實際上能收到的台不多,擺設意義大於實際使用價值,不能掉了村幹部的麵。

大紅櫃與炕之間正好擺一台飛人牌縫紉機,那是李之重母親的罪,對,就是罪。

冬天農閑,才是其母上崗開始,尤其到了臘月,更是不分晝夜,為家人、親戚裁衣並紮製,為外人的幾毛報酬趕工。

這個位置背靠火爐,初冬有幾絲暖意,到臘月就不行了,地下太涼,幹脆將油布揭過,縫紉機上炕頭,一切工作讓位於賺錢和過年。

火爐連接炕洞,排煙且暖炕,一個磚頭壘成,高一米長寬八十公分左右的台子,刷黑漆。

爐麵是一個鑄鐵一次成型的爐台,四角圓潤呈蝠狀,狀如倒扣的方邊禮帽,四個嚴絲合縫可活動的爐圈。

最大的一個爐圈下帶回風口,因與爐台配合使用,形如倒扣的圓邊禮帽,回風口四個方向隻有一個方向沒有煙孔,其餘三個方向都有分布均勻鵝蛋大小煙孔,沒有煙孔的位置要正對炕洞,兩個作用,第一避免外麵刮風空氣直接倒灌爐內倒煙;第二盡量避免熱量被火炕全部吸走(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可以看看,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得不服,小處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