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二章 家人(一)(2 / 2)

李之重的父親大名李德財,生於民國十三年,十一歲沒了父親,十二歲到歸綏(明嘉靖年間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裏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讀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康熙年間,在距舊城東北五裏地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1954年改名為HHHT,其中“呼和”為青色的意思,“浩特”為城市、城郭的意思),在其二叔家當學徒(管飯沒工錢),其叔父經營著一家糧油雜貨鋪,位於舊城(歸化城)繁華的大南街上,生意也算興隆,一當就是六年。

成年後與其二叔商量合作經營,他跑外,二叔主內,其叔不允,後回村與貴貴、忠忠等人跑張家口、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做買賣,前期倒葦席(蘆葦裁片壓平編織成席),販蒲棒(蒲絨裝枕頭),最後倒布料,逮啥做啥,收益甚豐。

家中有地十幾畝,無償讓族侄耕種,很多家私就是這個間斷積攢的,包括七十年代初蓋房的花銷大多源於此,甚至以陸拾伍個大洋添置了一領黑洋布吊麵狐皮為領的大皮襖,妥妥的“LV”級奢侈品。

正幹的紅火,買賣也做大了,1953年推行農業合作化,土地實行公有製,不得已回鄉務農。

李德財,身材高大,其實也就一米七二三,在他們那個年齡段就算大個子了,麵色黝黑,體型魁梧,長臉尖頂,眉稀目細,刷牙,牙白且齊,須發自剃,麵容整潔,不怒自威。

農閑時雖著舊衣,亦洗的幹幹淨淨,有些不像個莊稼人,能吃能喝能幹會幹,讀過一年私塾,加之在外經營多年,常用字及算學不在話下。

李之重的父親不吸煙,在他這個年齡段可謂是稀奇,據說是十六七時學著同齡人挽起了煙袋鍋子,他的二叔揶揄道:“長大了哇!能(有本事)的抽起煙了。”後撅斷煙袋杆棄之,終身未抽。

李德財家住土默川沙爾沁蘇木口肯板升嘎查,NMG地名有明顯的蒙古族特色,自治區與省市平級,盟與地區平級,旗與縣平級,蘇木與公社(鄉)平級,嘎查與村平級。

土默川是解放後劃撥了莎拉齊縣、TKT縣、WC縣與歸綏縣的部分土地,組成了現在的土默川旗,李德財現任村委會植樹造林委員,黨員,兼任第七隊隊長。

馬玉仁是李之重的母親,前文書講,除了個子小點,脾氣大點,美德還是不少的,心靈手巧、勤儉持家、孝順老人。

說到儉,看飯這個詞八零後估計沒什麼印象,講的是一個主婦做好飯後,按照孝道、勞動強度、家庭地位、性情脾氣給每個家庭成員分配食物,鍋裏總要剩點,自己先不吃,在地下邊忙乎邊觀察,然後給吃完的有必要盛第二碗飯的再盛一次,自己才會開飯。

飯菜最後剩多剩少都是她的,一般是剩少,當然這也是一個技術活,物資匱乏時不得已為之,有時候菜做少了,女主人就著刷鍋水對付一頓也不稀罕。

女主內勺頭代表的是權力,卻是以犧牲自己權益為前提,盡量讓家人吃飽還得照顧個別撓頭孩子的情緒,也是母性偉大之處,做一個母親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