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五章 做飯(1 / 2)

李之重看了看座鍾,十一點十五,準備生火了。生火要先掏灰,灶膛裏的和爐盤下插板上的,都要清理幹淨,灶灰要倒在豬圈裏,吸水墊幹漚肥兩不誤,秸稈灰是上好的天然鉀肥。

柴火是麥秸,一頓飯需要一大抱(張開臂膀,抱一大捆),今年秋雨較多,柴火有點潮,李之重用火柴小心點燃,慢慢伸入灶口,隨著幾聲“片兒遝”的風箱聲,火著了起來。

安排小弟入火(給灶火加柴火),節奏是小量勤添,不用拉風箱,需要時不時的用燒火棍撥拉一下爐盤,促進通風。

鍋裏的葷油逐步化開,油溫六成熱時,從紅色的正方四格調料盒用小勺挑花椒麵、大料麵少許,微煙時加入切好的蔥,爆出香味加土豆大瓜塊兒翻炒,加水沒過食材,倒了點兒醬油,考慮是湯湯,就又加了半瓢水,加鹽,現在的人勞動強度大,出汗多,菜要鹹點兒,最後放入粉條,家做的幹粉條特別耐燴,需要早放。

別看調料簡單,不吃或吃不起的人家比比皆是,李之重一個同村同學,大學畢業上班後,自己做飯從來不放調料,結婚後才改了這個習慣。

一年正月初三該同學家裏請客,飯後大家總結說,“這是打死賣調料的了”,意為調料下的太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李之重脫了褂子,洗了洗手,甩了甩,用銅瓢舀了少半瓢涼水,從暖壺裏倒了一些熱水,單手有點兒端不住,太重了。

雙手按照估算把水倒入麵盔,玉米麵需溫水和麵,用筷子攪拌,後直接上手揉撚,不一會兒一個光潔的金色麵團兒出現了,和麵講究三光“麵光、手光和盔光。”

李之重基本做到了,也和玉米麵筋道不足有關,要是白麵就需費一把力氣,畢竟他才九歲。據說女人們的手比男人幹淨源於和麵多,具體原因腦補。

小弟配合不錯,鍋開了十來分鍾,揭開鍋蓋,把大盔移到靠鍋炕沿邊上,還有些水的水瓢也拿了過來,揪了一塊兒麵,用手拍成寬六公分,長十公分,厚一公分左右的鞋底狀物,將鍋貼的一麵兒蘸水後,迅速橫向拍在湯麵一公分左右的上部。

第一個歪了,李之重沒管它,以後做的越來越順手,基本達標,一共貼了十二個,貼完後搓了搓手,接過小弟的工作,這時候需要大火,一手費力的拉著風箱,一手入著柴火。

奶奶盤腿坐在炕沿邊一直沒說話,生活的磨難讓這個老人習慣觀察而不是指手畫腳。

李之重的母親正好相反,隻要你幹活,她在旁邊,嘮叨沒完,前世快到九十歲時,由於耳聾交流困難才好點,不再指指點點了。

小妹在炕上奔來跳去的,奶奶一邊攔一邊嗬斥著,不讓她到鍋邊晃悠。

老太太默默地看著這個孫子的表演,動作嫻熟,流程準確,用量精準,整個過程可謂完美,老太太驚著了,關鍵是她知道這個孩子從來沒做過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