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四章 中秋(三)(1 / 2)

李二鳳的肉餡剁好了,開始用鐵搽搽(做飯工具)搽蘿卜絲。

蘿卜絲要過開水的,去除糖分,過完水再剁。

羊肉和蘿卜比例一比二,一比一的人家不多,淨肉餃子那是奢侈品,一比三四的也很多。

洗好的三四棵大蔥也剁碎,李之重要自己拌餡兒,二姐不讓,說他“會個屁。”

李之重尋求老娘的幫助,結果碰了一鼻子灰,二姐是家裏做飯最好的,關鍵舍得放油和佐料。

老娘今天比較閑,就和了個餃子麵。

餃子麵對筋道要求較高,農村加工白麵一般要上磨四次。

前兩次出的麵粉麩子含量較少,麵白且筋道,可以稱之為雪花粉,要單獨裝起來用來包餃子。

後兩次再磨的時候,大量麩皮被打碎和入麵粉內,麵黑且粘,不過勝在量大,就是富強粉。

李德財和長子忙完了,洗了洗回到了炕上,準備包餃子,二姐擀皮,父母和大哥包,一供三,皮都有富餘。

餃子包了三篇篇,二百個左右,八口人二百餃子真不多。

放開吃,大哥一個人就能吃四十個,不過這頓餃子有講究,叫半頓。

北方農村富裕人家講究一年吃七頓半餃子。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初五和十五各一頓,二月二龍抬頭一頓,七月十五中元節一頓,合計七頓。

八月十五算半頓,因為有月餅輔助,所以隻能餃子吃個半飽。

現下農村能吃到七頓半都是好人家。

李之重的豬肉土豆上炕了,餃子也出鍋了,餃子是七燒鍋裏煮的。

人員就位,父親主位,奶奶正席,大哥坐父親右側,二小挨著大哥。

母親靠鍋台坐下,李之重挨著奶奶,二姐沒上炕,挨著李之重坐在炕沿邊,她還要負責下第二鍋餃子。

老話講“頭鍋餃子二鍋麵”,意思頭鍋餃子湯清味美,煮爛得少。

第二鍋麵味道最正,因為第一鍋的開水把麵的原味稀釋了。

第二鍋的湯基本飽和了,不再吸麵的味道了,這樣就保持了原汁原味,這是富裕人家的說法。

窮人家講“三碗麵湯,頂一碗拌湯”,一個講究色形味,一個僅要求飽腹。

李之重的父親很高興,和大兒子二閨女喝了幾盅,酒是村委會自釀的,高粱酒。

李之重看到酒也想喝點,想想算了,不要說父母不肯,自己這一世最好戒酒,太誤事了。

豬肉土豆吃光了,餃子沒剩幾個,估計是大家看到不多了互相默默謙讓的結果。

餃子湯居然也喝光了,不得不服當下人的大胃。

下午四點多,家裏隻剩下父親把李之重和李子恒父子三人。

“拴拴,有個事和你說,不過你知道就行了,千萬不敢出去說。”李德財提前安頓道。

“咋了?”李子恒有些吃驚地問道,以為出啥事了。

“這事和任何人包括你媽也不要說,否則就害了你兄弟了。”李德財又強調了一次。

“不說,肯定不說。”李子恒有些緊張。

“二拴做了一個夢,把學校裏的課程忽然都搞明白了。”李德財斟酌再三才開了口。

李子恒也呆了,不過他有些不相信。

於是出了一道他上學期剛學的數學題,《線性代數》中的,李之重想了想還是做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