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章 十一屆三中全會(1 / 2)

時間到了十二月十五六號,李之重和父親有事沒事讓收音機開著。

鎖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尤其是新聞類的,總要自覺不自覺聽聽說啥。

馬玉仁有點煩,一來聽不懂二來沒興趣。

最煩人的是費電,意味著很快就要換電池了,又得花錢。

新聞一般是早八點和晚七點開始,每次二十多分鍾。

內容為兩個版塊兒,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

國內新聞和現在差不多,領導人的日常,但時效性很差。

可能幾天前甚至十幾天前發生的事情,不能暴露領導人的行程。

關於這個年代新聞的時效性,李之重深有體會。

前世八十年代中後期,李之重讀高中時。

每天早上到校路上,聽旗裏(縣)廣播電台新聞。

從五月份的“善岱公社小麥長勢喜人”。

一直聽到七月下旬,還是“善岱公社小麥長勢喜人”。

喜人就喜人吧,你不能說兩月吧。

李之重馬上要放假回家收割小麥了。

不過等開學就沒有了,甚至讓李之重有些失落。

不過還好,又換成了“大岱公社秋糧豐收”,這樣好了,永不過時。

國際新聞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的一些事情。

再有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最近幾天的新聞有些特別。

新聞簡評中有意無意拋出一些話題,且又欲言又止。

有點啟發民眾的感覺,就連李德財這樣的地道農民,都感到有些異樣。

不像原來那種告知式的宣講,搞的人雲山霧罩的,不明就裏。

1978年12月18日早新聞。

隻說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如期舉行。

會議截止22日結束。

會議內容一概沒有,參加人員不詳。

中間幾天也隻說代表們熱烈討論,積極建言,但具體內容還是不太明確。

1978年12月22日晚八點新聞。

新聞主播強調今天新聞內容很重要,而且很長,希望大家認真收聽。

李之重和父親坐在炕上,收音機也被搬到了炕上。

馬玉仁今天晚上沒踩縫紉機,因為縫紉機一動,家裏啥也聽不清。

李德財讓她休息休息,串門剛走。

今天停電,煤油燈散發著暖暖的黃光,就是那一縷黑煙有些礙眼。

茶壺在爐子上咕咚著,水開了剛灌起,續水再燒。

炭火光從爐圈縫裏射到屋頂上,一閃一閃的。

父子倆一人一碗開水,虔誠地聽著播音員的每一句話。

李之重趴在炕上,鉛筆在橫格本上飛快記錄著一些他認為有用的內容。

當然他也知道,明天早上的《人民日報》肯定會全文刊發,就是一種習慣吧。

會議內容大抵歸為幾點。

一是這次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

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二是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

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三是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會議意義有幾點。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也是共和國曆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

他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束縛。

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又一次解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

成為開辟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時期的偉大轉折。

新聞播報了一個小時左右。

李德財雖沒完全聽懂,直觀認為國家會有大的變動,從哪裏動他又說不上了。

按照新聞裏說的,國家以前很多東西做錯了,也在反省改正。

這讓李德財有些惶恐,這麼大的國家也有做錯的時候,實在是想不通。

父子倆聽完廣播,別的高深的內容也沒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