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節(2 / 2)

“其實道理很簡單,現在工廠的棉花原料來自於利物浦,是本國的供應商。”

“是的。”

“價格也比南美的高出不少。”

“正是如此,我才想要更換棉花原產地。”

“但南美的棉花產地,卻是近兩年突然冒出來的,遠不及本國的供貨商值得信賴。”

“是有這個風險,可我當時就向我的合夥人桑頓先生保證,若是有了棉花原料上的問題,我來承擔更多的責任,就算因此斷了原料、無法按時完成訂單,虧損的錢財我出。”

“可是賓利先生,你可曾想過工人們的反應?”

瑪麗的問題落地,賓利先生微微一怔。

他似乎沒理解瑪麗的問題:“你是指?”

“棉花原料的價格便宜了,出產的棉布卻是一樣的價格。這樣工廠獲得的利潤會更高,那麼問題就來了——收入增加之後,是否要給工人們漲工資呢?”瑪麗問。

“既然有了多餘的收入,”達西先生插嘴,“給工人們漲工資,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南美的棉花產地很新,並不見得穩定。若是幾年之後原料質量下降,或者供貨商破產,就算有賓利先生打包票、換回本國的棉花,可是原料的價格就會回升,工人們的工資又要降回去了,這該如何向他們交代?”

“那要是不漲呢?”伊麗莎白好奇問道。:-)思:-)兔:-)網:-)

“多餘的錢全部進了桑頓先生和賓利先生的口袋,”瑪麗開口,“換做你是工人,莉齊,你會怎麼做?”

“會罷工。”賓利先生沉重地接道。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漲工資也好,不漲工資也好,隻要換了不穩定的棉花原料產地,最終都會有工人罷工的可能性。

毋須繼續解釋,瑪麗揚起笑容:“要我看啊,這位桑頓先生太過保守了。開工廠總是有風險,既然有金錢交易,虧損是逃不掉的事情,再想辦法賺回來就是了嘛。”

伊麗莎白卻有不同的看法。

“我倒是覺得,”她感慨道,“這位桑頓先生倒是一位負責任的人,一家工廠有幾百位工人,而工人們也需要生活、撫養後代。他所求的就是大家都能安心工作,不短吃喝罷了。”

“這麼一說,我倒是理解他的選擇了。”賓利先生若有所思。

而達西則直直地看向瑪麗,神情中帶著幾分莫名其妙地意味:“是誰教給了你這些,瑪麗小姐?”

當然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啦。

這麼簡單的道理,在二十一世紀人人都懂好嗎。當然這話瑪麗可不能直說,在場的不是資本家,就是大地主,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她讀過馬克思的書籍。

於是瑪麗隻是維持著笑容:“我不善跳舞,也沒有其他愛好,隻有沒事讀讀書,想想這些淺顯道理了。”

“淺顯,這可不淺顯!”

賓利先生禁不住讚歎出聲:“我相信,就算在倫敦,你的頭腦也要勝過不少工廠主了,瑪麗小姐!沒想到在朗伯恩這麼小的地方,還能養出你這種有經濟頭腦的女士來。”

同時他也免不了再次可惜——為什麼瑪麗·班納特隻是一位女子?賓利先生知道班納特一家的情況,沒有兒子,幾位姑娘隻能分得一筆勉強的嫁妝,要是不結婚,情況則更慘。

而說實話,瑪麗·班納特的外貌條件可大大不如她的姐妹們。但倘若她是個年輕的男孩,憑借這份膽識和頭腦,定然能闖出一番名堂來。

“你看,威廉,”賓利先生笑著對達西先生開口,“我就說瑪麗·班納特小姐才智過人,常常道出一些真知灼見來,之前舞會結束後,你還不以為然呢。”

被好友突然揶揄,達西也不急於辯駁。他隻是不著痕跡地低了低頭,片刻才說道:“我不會否認,初次見麵時,那番論斷確實貿然,這是我的錯誤。”

伊麗莎白:“……”

達西先生看向坐在一旁的伊麗莎白,視線相對,後者率先挪開了目光。

伊麗莎白當然知道這番話是對自己說的,但她並沒有搭腔。反而是賓利小姐,既聽不出達西先生話中有話,又因瑪麗的確大出風頭而氣悶不已。

她也想學著兄長那樣,做出一些評價,可偏偏瑪麗說的東西,一個未婚小姐全然不曾關心過。

賓利小姐自找沒趣在先,她索性直接揭過這個話題,便客客氣氣地笑道:“你們說的這些呀,在場的女士,怕是除了瑪麗小姐一個也聽不懂。我實在是搞不明白,沒事生產棉布做什麼,大家都穿麻布,這賣的出去嗎?”

棉布什麼價格,麻布什麼價格?這番話說出口,頗有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不過賓利小姐本就衣食無憂,自然不會懂得窮人們平日連穿衣吃飯都是個大問題。

瑪麗也不抓著這點不放,她隻是一笑,任由賓利小姐轉移了話題,故作親昵地拉著伊麗莎白討論起繡花了。

幾句話間,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