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章 同學友情(1 / 2)

曾經在四年級時,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師,叫孫金秀,直到今天,王雲仍記的她所做的點點滴滴。當時上學的孩子大多家庭貧困,孫金秀老師便將自己孩子穿下來的衣服拿給班裏的同學穿,甚至有時自己掏錢給學生們買學習用品,放學時,她會帶領大家一起唱著“雄赳赳氣昂昂,渡過鴨綠江”走出學校的大門等等,王雲包括弟弟王曉都曾穿過孫老師送給的衣服,這些衣服讓王雲一直穿到小學畢業。在倍感溫暖的時候,他也感受到了一名偉大老師的真摯情懷,這種情懷讓他在以後的人生裏不時督促和告誡自己:要用一顆博愛之心去關心和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

對於體罰學生這樣的事情,當時大多數家長會接受,甚至鼓勵和支持。王雲小學五年級時,班主任老師是自己同家族的一個叔叔,因為沒有做對題,被其用拳頭僅僅搗了幾下腮幫子,不多時,臉上就青一塊紫一塊的腫起來。

回家後,劉美麗詢問緣由,王雲如實回答,氣的劉美麗狠狠的罵道:真不是好東西,還是叔叔呢?不用怕,以後咱好好學習,學習好了也就不挨打了。

劉美麗的話還是管用的。為了盡量減少挨打,王雲在一段時間內拚命學習,學習成績一路突飛猛進。竟然連他的班主任叔叔也大家讚賞,時常他會拿王雲舉例子:你看看人家王雲,原來學習也很差,現在進步這麼快,大家都好好學著點……。

正是因為了有了這種鼓勵,從那時起,王雲對學習逐漸有了興趣。有時,為了一道數學題,他甚至不吃飯、不睡覺,直至將題解出來為止。王易為也偶爾在一旁做著指導,畢竟他的知識要遠比王雲多,況且曾經還是學校裏的尖子生。

王雲當時的小學是在尚人村五、六裏路外的一個叫公主村的地方,學校位於村子東南角的一片田野裏。長滿鐵鏽的大門口掛著一塊用已經開裂的木板做的牌子,上麵寫著:公主學區中心小學。

門口西側四五十米遠的地方是一條用沙石鋪成的路麵,這條路也是附近所有村子進出村唯一的硬化路了。

學校身後是一條人工挖掘的大壩,一座石頭砌成的石橋橫跨在大壩上,一邊連接著沙石路,一邊則通向了公主村裏,而公主村就是母親劉美麗的娘家。

自從王雲的姥姥去世後,姥爺劉常賢也因為拖拉機站改製被辭退回家。幹了一輩子,也沒有落實什麼待遇,最後還是村裏出麵,給安排了五保戶,才算是有了最終歸宿。

劉常賢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不能住人,村裏便騰出原來幾間幼兒園的房子作為劉常賢和劉洪義的棲息地,和他們同時住在一起的,還有本村的一個孤兒,別人都叫他“傻果”。

初識“傻果”的印象,感覺他如監獄中的“小蘿卜頭”,黑幹枯瘦,眼睛卻大的驚人。

“傻果”比王雲大不了幾歲,由於每次去見姥爺,姥爺都會稱呼王雲的小名,所以“傻果”也跟著叫王雲的小名,一開始王雲還朝他瞪瞪眼,後來也就隨著他,這一叫就是一輩子。

在多年後的今天,王雲有時在長輩們叫他小名時,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傻果”,想到他最終無依無靠,凍死在路旁的草堆裏。他的心就會感到一陣戰栗,一陣悲哀,他也會莫名的聯想到自己:如果自己遭遇那種境況,又會有誰還記起他呢?

姥爺的住處和學校在一條斜線上,僅隔那條沙石路。放學時,隻要王雲跨過石橋,拐個彎,就能到達姥爺的院子。

院子是用籬笆紮起的,除了在院內有口水井外,還有一個姥爺精心收拾的菜園。每當菜園飄香時,姥爺總會用自己親手種下的韭菜、大蔥等為王雲包合餅、揚子餅等麵食,那時,王雲覺得姥爺做的飯是世界上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