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章(1 / 3)

§§前言

§§§前言

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國傳統戲劇,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綜合而成的。中國戲曲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已有萌芽,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紅”、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一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漸漸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戲曲文化,與西方的歌劇、舞劇、話劇截然不同,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中國戲曲的表演一如中國的寫意山水畫,用簡約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白晝可以營造出暗夜的假相,方寸之間也可馭馬行舟,千軍萬馬也可以在小小舞台上輕鬆展現。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中國傳統戲曲取其意而棄其形,化繁為簡的臉譜藝術也是中華文化中的華麗的瑰寶。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其主要特點,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戲曲始終紮根於漢族民間,為人民所喜聞樂見。如被譽為國粹的京劇,走出國門,獨特的中國魅力傾倒世界。雅俗共賞的豫劇,生命力旺盛,流行於河南、山西、山東、江蘇等地,會變臉的川劇,讓幽默的四川人講故事的方式也與眾不同。還有慷慨激昂的晉劇,評古論斤的評劇,獨具江南味道的越劇……中國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流派紛呈。除了上述流傳時間長,地域跨度大,經典劇目多,特色鮮明的集中大劇種之外,還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地方戲劇沒有收錄,比如上海的代表性劇種滬劇,福建的地方戲閩劇、薌劇、布袋戲,湖南的湘劇,山東的呂劇,東北的二人轉,以及河南道情、曲劇、越調,皮影戲,花鼓戲,評彈等等。這些都是梨園之中的奇葩,下一緝會繼續介紹。

本書分為八章,分別介紹了京劇、昆曲、川劇、黃梅戲、豫劇、秦腔、越劇、粵劇、評劇、晉劇。具體到每一章,以京劇為例,第一節對京劇進行簡介概述,第二節細細道來京劇的曆史演變。第三節是最有趣味性知識的內容,京劇的臉譜與行當、京劇樂器伴奏、京劇流派以及京劇界的著名演員。第四節是欣賞廣泛流傳的京劇經典劇作。本著對中國戲曲文化的熱愛,編者整理了此書,倉促間必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朋友們指正。

§§第一章 京劇——華美的國粹

§§§第一節 京劇概述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麵、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

2010年11月16日,經由正在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24個成員國共同審議,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國京劇傳承機構和流布地區申報的京劇成功入選2010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這一曆史時期,“昆曲”占領著北京的戲曲舞台。後來昆曲被封建統治者召進了宮廷,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斷地加工、修改,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民間特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於是它在民間的地位就漸漸衰落下來。此時,由“弋陽腔”逐漸豐富、衍變而來的“京調”開始風行。

“弋陽腔”也叫“高腔”,誕生於江西弋陽一帶,長期在民間流傳,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在流動演出中,不斷地從各地戲曲中吸收營養、掘取精華。明末清初,“弋陽腔”流傳到北京後,與北京的語言相結合,逐漸豐富、衍變,就形成了“京腔”。

逐漸,“京腔”在北京稱盛,蓋過了“昆曲”的風頭。“京腔”演員一天比一天多起來,而不少“昆曲”演員也改演“京腔”戲。這一時期,“京腔”也著實輝煌了一段時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全國各省有名的戲班,都被召進北京演戲慶壽。首先,“安慶徽”戲班的名旦高郎亭應命率“三慶班”入京祝壽,隨後,“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來。這是徽戲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戲曲舞台。當時,被統稱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為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的慶典演出結束後,沒有南返,留在了北京。從當年的十月中旬起,他們就轉入民間戲曲舞台獻藝了。

“徽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帶,所以,又被稱為“安慶徽”。它是個曆史悠久的地方戲,聲腔以〔二黃調〕為主,以〔昆腔〕、〔徽調〕、〔吹腔〕、〔四平調〕為輔,十分豐富。“徽戲”的劇目題材廣泛、情節動人,戲曲語言通俗易懂,在民間演出很受廣大群眾歡迎。

“四大徽班”能同時走紅於北京,原因在於,他們雖然同是“徽戲”,卻各具特色。“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戲;“四喜班”擅長演以“昆腔”見長的劇目;“春台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觀眾長久看中老年的戲,乍看童伶戲,頓覺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員大多精於翻撲跌打,擅長武戲,而當時北京戲曲舞台上武打場麵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矚目。在當時北京城內,大街小巷,隨時可以聽到對“四大徽班”的讚揚之聲。“徽戲”的名聲,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戲園幾乎都被“徽戲班”占領。清嘉慶、道光年間,“漢戲”也流傳到北京。“漢戲”舊稱“楚調”,也叫“漢調”,聲腔以〔西皮〕為主,以〔二黃〕為輔。陝西梆子傳入鄂西北衍變為“襄陽腔”,後又經過當地藝人的融彙,才演變為“漢戲”的〔西皮〕。湖北黃陂、黃崗的“二黃腔”經過不斷改進發展,才衍變為“漢戲”的〔二黃〕。“漢戲”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它早期就經常同徽戲相互影響。“漢戲”進京的時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聲勢浩大的“徽戲”所占領。“漢戲”若單獨成立班社,實難與“徽戲”匹敵。所以“漢戲”進京後,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戲班”,形成了“徽”、“漢”合班的演出方式。這就為“京劇”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徽”、“漢”兩個劇種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鑒、不斷改進,再加上受北京語言的影響,聲腔逐漸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當時人們把這種發生變化後的唱腔稱之為“京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