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46章 藏經古洞 藏寶圖現(1 / 2)

楚雲秋看著手裏的書籍,然後將箱子裏麵的書籍全部清理處理。

楚雲秋數了數,一共有三十六本,有的薄,有的厚,博得好像小學生的課本,而厚的好像新華詞典一般。

在書籍上麵的文字都是梵文,楚雲秋有些看不明白。

敦煌莫高窟楚雲秋心裏知道,他不僅在課本上看過,而且還親自去過那裏,知道那裏有個藏經洞,可惜的是在以前的時候被人給洗劫了。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河西走廊西端,在甘省之內,與西晉大同雲岡石窟、豫南洛陽龍門石窟、甘省天水的麥積山石窟並稱為華夏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建造於十六國時期,曆經了風雨飄搖的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

敦煌莫高窟洞窟林立,有七百多個,壁畫更是連綿四萬多平方米、各種佛像更是數不勝數。

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而藏經洞,無疑是敦煌莫高窟之中,最為有名的地方之一。

他的文化價值,遠遠超過了實際價值。

藏經洞是敦煌莫高窟十七窟的俗稱,並不是指單一的一個石窟。

藏經洞建造於唐朝,當時是為了河西都僧統——洪辯的影窟。

後來經過歲月的變遷,唐朝滅亡,北宋,大遼,西夏三個國家建立,敦煌莫高窟成為了西夏的土地。

考慮到戰爭的災難,敦煌莫高窟的僧徒們,於是就把寺院曆代保存下來的經卷、文書、檔案以及佛像畫等全部封存在藏經洞裏,然後外築補壁,並繪壁畫掩人耳目。

後來因僧徒也逃戰爭之難,所以洞窟頹廢,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風沙淤塞,因此幽閉近八百年。

直到清光緒年間,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才重現天日。

莫高窟王道士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層洞沙”,秘室始現於世,並謂之“藏經洞”。

藏經洞出土了敦煌遺書中最大宗文獻,為曆史文化名城錦上添花。

成為分別研究起自東漢、中經兩晉、北魏、西魏、梁朝、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下至元朝、涵蓋各朝代文明的重要資料。

藏經洞發現數以萬計的古代佛經、道經及世俗文書等,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遺書以佛教典籍最多,還有天文、曆法、曆史、地理、方誌、圖經、醫書、民俗、名籍、帳冊、詩文、辭曲、方言、遊記、雜寫、習書,被視為華夏文化史上的四次大發現之一。敦煌遺書以漢文最多,又有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於闐文、梵文、吐火羅文、希伯來文等多種古代民族文字,

敦煌遺書以卷軸裝為主,又有梵篋裝、經折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形式,還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繡本等等。

楚雲秋手裏的東西不是別無,正是用梵語寫成的書籍,很可能是佛經,但是楚雲秋不認識。

隻能等回去之後請專家鑒定鑒定。

楚雲秋看著手裏的敦煌莫高窟書籍,心裏一陣陣地痛。

和圓明園一樣,敦煌莫高窟也被侵略者光顧過。

藏經洞裏麵的大多數書籍,被掠奪一空。

當年的時候,王道士發現了藏經洞,但是可惜的,敦煌當地的富紳無人認識洞內這批古物的價值,腐敗的清政府也未能對其進行應有的保護,致使藏經洞中的大批敦煌遺書和文物先後被外國“探險隊”捆載而去,分散於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