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章(1 / 2)

孟亦萱知道淮海中路的購物美食廣場一年半前開了一家高檔日料店,占據了靠近馬路兩層樓的寬敞旺鋪,生意非常紅火。這家日料店的名字叫做食藏,但她從未進去過,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有那樣的錢花費在口腹之欲上。

她隻是每天上下班都會路過店門口,站在食藏的店門外,偶爾駐足片刻,向內張望,透過擦拭得鋥亮反光的落地玻璃,能瞧見極為寬敞的店內全日式的豪華裝潢。偶爾在工作地點聽同事提起過這家店,老板似乎是擁有日本長久居留權的中國人,在日十一年,料理修行長達十年,最近才回國開了這家店。老板並不經常在,似乎每年都要去日本三到四個月的時間。但大部分的時候,都在店裏主持業務。

而且,她們還說,老板其實是一個女人,而且長得很漂亮,氣質非常迷人。

孟亦萱不知道她們是從哪兒聽來的這些八卦,分明隻是清潔工而已,即便在高級寫字樓裏工作,也不能把自己當白領。有的時候她會很惡劣地想,別指望說一些聽起來很高端的八卦,就能自欺欺人般把自己歸入白領的行列了。

多半這些話,也都是公司的高級白領們空閑之餘聊天時,被偷聽來的吧。

孟亦萱今年27歲,高中學曆,目前的職業是清潔工,工作地點是淮海中路有名的高檔寫字樓——名都大廈,她隸屬於承包這棟樓清潔業務的保潔公司。這是她不知第幾份工作,但無疑,是目前最為滿意的工作。

工作時間早七點至晚八點,做六休一,每個月工資扣完雜七雜八還有兩千元,這樣的工作,對她來說真的是很滿足了。畢竟能給他們這種人交五險一金的公司真的不多,這家保潔公司對員工那是真的好。

高三畢業直接放棄了高考走進社會,現在想想其實並無遺憾,當時做出的選擇是最正確的選擇,她到現在還是如此認為。那個家,她已經呆不下去了,本也就沒有容身之所,好歹讀到了高中畢業,是時候出來了。隻是,想起天國的養祖母,不由得還是心間泛酸。

她五個月大的時候被親生父母遺棄,之後被養祖母抱回家中撫養。從小到大,過得日子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如果隻是身體上的折磨也就罷了,但是打小被歧視著長大,對年幼的她來說,精神上是巨大的磨難。

為什麼被歧視?不是因為她身患殘疾,或者樣貌醜陋,相反她四肢健全,頭腦聰慧,五官清秀可人,長得頗為耐看。隻是因為她是個女孩,僅此而已。

她的名字孟亦萱,是親生父母給起的,聽起來挺文藝,挺好聽,多半她的親生父母也算是文化人。隻是文化人又怎地,狠心拋棄孩子,留給孩子的隻有繈褓裏一片寫著名字和生日的汗巾。這樣的文化人,也不知把書都讀到了哪裏去。用養祖母的話來說:“這名字是你那混賬父母留給你唯一的東西,所以還是好好留著,當做紀念吧。”

因為這個名字,她和老孟家結了緣。現在想想或許是孽緣,但到底還是被老孟家拉扯長大,這是事實,她沒辦法否認。

“你們瞧,這娃娃也姓孟,被丟在咱家拉貨的老三輪上,這不是和我老孟家有緣嘛。”這是她養祖母把她抱回家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

老孟家能答應嗎?一開始自然是不答應的。她那來自鄉下,剛進城沒多久的泥腿子養父,一身封建氣還沒洗幹淨,正琢磨著和剛娶進門的小市民老婆生幾個男娃娃擴大家業,卻沒想到自個兒老娘率先給了他當頭一棒,送了她一個女娃娃。

“娘,這女娃,是賠錢貨,咱們養了,沒啥好處的。”養父當年的這句話,還是後來養祖母臨終前告訴自己的。

養祖母小學文化水平,一輩子沒讀過什麼書,卻有一顆好強的心,丈夫死得早,她一個女人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原本以為自己兒子是個老實懂事的,卻沒想到進城幾年養了一身臭爺們的脾性。錢子兒沒賺到幾個,成日裏卻娘們長娘們短的,滿心滿眼都是對婦女的歧視。本以為兒子在自己麵前也該收斂點,卻沒想到當著她這個老娘的麵,也能說出這種話來,養祖母當時心就涼了半截。

“你不養她,我來養!不花你一分錢!”養祖母對著自己的混賬兒子放下了狠話。

這話一出口,養父孟大海也就老實不客氣地收下了。老太太拿出大半生的積蓄,開始費心撫養繈褓中的女嬰。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到斷了奶,老太太整了個酒釀元宵的攤子,用三輪車拉著,把小女娃背在身後,便騎著三輪車沿街叫賣。

孟大海好歹還算是沒黑心到底,老孟家本就是做早點生意的,老太太做酒釀元宵要的那點原料成本,他也就擔著了。隻是老太太倒是硬氣,賺了的錢硬是分給孟大海一半,自己隻賺一半,母子倆就此開啟了合營模式,讓街坊鄰裏笑話了很久。

孟大海進城時本來是做農民工的,在工地幹活摔斷了腿,沒醫好,就此跛了腳,好歹要了一筆賠償金,運氣好地經過一個狐朋狗友的介紹,盤下了老街上的一處老舊的店麵加住房,開始做早點生意。他們家本就是山西農村來的,做麵食是一把好手。孟大海耳濡目染,自幼也養出了一手點心功夫。隻是沒想到還是會重操舊業,當年入大上海闖天下的雄心壯誌,如今因為那一摔,全碾成了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