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十九章流浪的少年(1 / 2)

魯蝦蟆去世以後,那頭絕塵特還活著,也己是暮年伏櫪。

他還給我留下了三缸兔醢,兩甕魚鮓,一土坑的魚腸醬,叫作鱁鮧。

剛來柳樹溝的第一年,魯蝦蟆總是外出采買吃食,怕我年紀小,不適應趕蟲人生活,後來開始教我吃四方的乾坤七十二手,學這個開蒙時,先學怎麼儲存食物。

醢便是最古老的食物保存法,很多人對這個字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一種刑罰上,上古昏君,喜用此刑,誰不聽話,醢之,就是剁成肉醬。實際上醢是用酒和鹽醃肉,當然不能用白酒或啤酒,須用黃酒。

柳樹溝近海,不缺鹽鹵,魯蝦蟆經常糴些黍米回來做成黃酒,並不為了飲用,而是做醢。黍是黃酒第一穀,不二之選,就像高粱之於白酒一樣,有道是,酒是高粱水兒,醉人先醉腿兒……

柳樹溝缺的是肉,魯蝦蟆趕蟲一生,物件是攢下不少,可錢沒攢下幾個。豬肉又貴,無奈何,魯蝦蟆經常在柳樹溝附近下兔子套子。

古人雲,凡咀嚼者,九竊而胎生,獨兔子是八竊而吐子,說兔子舔毫而孕,五月吐子,兔者音吐。

最著名的兔子叫東郭逡,海內之狡兔也,隻有天下第一快犬,韓子盧能追一追,於是才有韓子盧追東郭逡的故事,韓子盧是古中國快犬,隨著蒼海桑田,世事變化,也找不到很純的快犬血統了。

將兔肉用鹽醃了,雜以麩糠,漬以黍米酒,封存三月乃成兔醢,可以儲存很長時間。

兔醢是魯蝦蟆和我主要的肉食來源。

柳樹溝東有潮溝,魯蝦蟆會使掛網,每年也網個三二百斤魚鮮,魚鮮為物,一日而敗,最放不住,魯蝦蟆除了做鹹魚就是做鮓。鮓不同於醢的地方在於,醢是加酒醃肉,而鮓是加米加酒曲加魚,生釀之。鮓的發酵成程大於醢。

再就是鱁鮧了。此物最奇,在背陰之地,挖一土坑,以烈柴燒之三天三夜,直到坑壁有磚色,然後將所獲魚鮮的魚腸內髒,悉數投於坑內,一層魚腸一層鹽,填滿坑後,蓋以幹草席,上蓋浮土,浮土上再加蓋一層牛糞。等到百日後,就有異香從土內傳出,此時用鹿骨刀在坑邊畫一個圈,以防野狗刨食。

宋明帝喜食此物,蜜漬鱁鮧他能食盡一鬥。

我們在林間種著二分小菜園,半畝麥子,魯蝦蟆在世時,吃飯還不是問題。

魯蝦蟆住在茅屋裏,我則住在茅屋外的一塊青石上,夏天鋪張葦子席,冬天站柴堆。遇到雨雪天氣,頭頂用樹杈撐塊塑料布,兩三年下來,也習以為常,下著大雨,照睡不誤。有那蚊蚋肆虐的時節,點上幾支蒲棒槌,煙氣天然,百蟲不侵。

我平時穿的衣服都是魯蝦蟆從北郊垃圾場撿回來的,每隔一段時間,我們一老一少都會去垃圾場撿些日用器物。直到有一幫外地人霸下了垃圾場,我們才去的少了,如今撿破爛也是要講幫派的,不是誰想去撿就可以撿的。

如今天下樓宇林立,放眼都市,黃昏一抹,燈火萬家,家家長短紅塵事,都包在那些混凝土盒子裏,不為外人所知,然而生活垃圾卻能把家家戶戶的根底展露無遺。垃圾的信息量有多大,想必外行不能想象。

柳樹溝北的北郊垃圾場,方圓五裏多地,從關外來了三十多口人,拖男帶女,占住了場子,瓢霸子姓沈,叫沈老三,早年在關外吃街麵兒,在當地也是個字號,後來因為爭當地下水道改造工程,被新起的人物剁了三根手指頭,輸了臉麵跌了份,又加上白道上有人也想辦他,自知混不下去了,遠走外省,糾合了些落迫老鄉,占住那片垃圾場,撿破爛討生活。

撿破爛的鐵鉤子叫熬窮鉤,沈老三久曆江湖,拿著熬窮鉤隨便鉤開一袋垃圾,上眼一看,就知道扔垃圾的這戶人家是幾口人,孩子多大,有幾個孩子,是不是單親家庭,是否有老人同住,家裏邊能趁多少錢,是做生意的還是上班的,上班是體製內還是體製外,開的是什麼檔次的車,房子多大麵積等等。隻要垃圾夠多,連家裏男人養沒養小三他都能看出來。

他平時也進城盤旋於各大工廠,收工業垃圾,幾年工夫下來,換車買房,大有重鎮旗鼓的架勢,撿破爛雖然有些上不了台麵,卻是無本經營,並不少賺錢,後來搖身一變,成了什麼再生資源公司,政策上好像還有扶持。

魯蝦蟆在世之時,閱盡人間事故,心內成灰,以耄耋之年,不肯粘惹是非,在沈老三站住腳後,便告誡我,以後不要再去北郊垃圾場。

但他辭世之後,我並沒有遵其囑咐。因為我也二十多歲了,心中也冒出些風月心事,在北郊垃圾場,有吸引我的一個人,她叫沈夢霞。是沈老三的獨女。沈老三己在天命之年,雖然行業為人所譏,但多年經營,也算半拉富豪,這幾年在垃圾場邊圈地建房,開公司立字號,養起許多工人,自己並不下手撿垃圾了,做起了垃圾老板,老婆孩子則在城裏安家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