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0-60 戰事吃緊(1 / 2)

金陵女子學院的建立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那些古板的老頭子氣得直翹胡子,大肆批判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女子就要有個女子的樣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是貞潔淑女,象男人一樣進書院讀書?成何體統!簡直翻天了!

女人是幹什麼的?是生養孩子繁衍後代的,讀那麼多書做什麼?古人說得好,女子無才便是德,若是飽讀了詩書,豈不是和男人分庭抗禮了,那男人作為一家之主的權威還如何保持?夫綱何以振?不行,絕對不行,無論如何不能容許金陵女院辦起來。

金陵女院是女子大學性質,生源麵很窄,主要是麵向京城的大家閨秀,貴族女子們都是在自家私塾裏讀書的,但是私塾畢竟不比書院,在各方麵都有限製,如果這些小姐們想更上一層樓的話,金陵女院是極好的選擇,由於是女子學院,男子嚴禁進入,而且並非住宿製,來回學校都有轎子接送,安全性不用懷疑,所以從表麵上看,招生情況應該很理想。

但事實恰恰相反,金陵女院成立第一天,硬是沒有一個學生報名,要說京城裏那些小姐們,確實很想進書院讀書,一來豐富學識,而來接觸外麵的世界,那可是著名的金陵書院啊,全天下的青年才俊都雲集在那裏,全天下的書畫經典也收藏在那裏,這樣一個好去處,對於這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姑娘們來說,誘惑力簡直太大了。

可是家庭的阻力遠遠比誘惑力大的多,老爺夫人生怕女兒進了書院被人家說閑話,哪裏肯放手,即使有那些溺愛女兒的父母,也架不住衛道士們的抨擊,根本不敢送女兒去讀書。

京城裏有一幫勢力龐大的封建衛道士,這些人的組成比較複雜,有致仕的朝廷高官,有爬不上去的低級官員,還有一些多年不能進學的老秀才、老舉人,這些人的年齡從二十多歲到八十多歲不等,老者占到六成以上,共同的特點是思想僵化,行事古板,而且都是好事之徒。

衛道士們自發地組織起來,抵製金陵女院,首先他們嚴禁自家的女眷去讀書,然後又宣稱京城誰家的女眷膽敢去金陵女院的話,就堵著他家的門罵上三天三夜,讓他們全家從此在京城抬不起頭來。

這樣一來,還有誰敢去金陵女院啊,可不敢小覷這幫老頑固,他們頗能代表一大批人的心聲,這些人對現在的社會狀況一直心懷不滿,商人和武人甚至匠人的社會地位急劇提高,讓破落文人們積聚了大量的怨氣,他們搞不清楚是哪方麵出了狀況,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隻好把氣撒在橫空出世的金陵女院身上。

別看女院的後台是金陵書院,金陵書院的後台又是鎮武侯劉子光,老頑固們一樣不買賬,他們認準了劉子光不會在這種小事上動用武力,所以有恃無恐,公然叫囂金陵女院若是真開起來了,幾個老家夥就自焚以示抗議。

還別說,他們還真行動起來了,不知道從哪裏搞來一些精煉猛火油,用壇壇罐罐盛著,擺在書院門口,幾個白胡子老頭額上纏著帶子,穿著壽衣盤腿坐在那裏,手裏還舉著蠟燭,嘴裏嘰嘰咕咕不知道念叨些什麼。

劉子光本來想讓鍾壽勇派五城兵馬司將這些老頭趕走了事,但是考慮到萬一弄出人命對女院的名聲不好,再者說如果動用武力顯得自己手段太過於低劣,所以他還是打算想別的辦法。

和老頑固們截然相反的是,年輕士子們對金陵女院的成立抱著極其支持的態度,男女同校,香草美人,雖然是不同的學院,但是已經足夠引人遐思,讓人暢想不已了。但是他們支持歸支持,十七八歲的少年郎們的社會影響力畢竟不如那

些老家夥,支持的聲音隻停留在書院內外,根本傳不到京城裏去。

而掌握了話語權的中年官僚階層,則對這場爭論保留了態度,北方戰事未定,洪承疇率領清軍多次打敗靖國軍的圍剿,放棄真定府,成功轉進山西,據守太行山各關隘,將靖國軍擋在了外麵,從山東發往山西的周培公、王輔臣部晚了一步沒能進入山西,麵對洪承疇他們不願作戰,祖大壽也不敢逼迫他們,生怕他們嘩變投入清軍陣營,山西戰場就這樣膠著下來了。

而蒙古和關外的情況則要好一些,劉子光的結義大哥紮木和自從來到草原之上,就變成了翱翔的雄鷹,以一百名蒙古籍的紅衫軍騎兵起家,靠著悍勇和強大的支援,迅速掃平蒙古各部,重新建立起察哈爾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