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21、阻敵計劃(1 / 2)

廖化和趙累合兵之後,部隊從南門出城。

房陵城的南部是山區,不適合大軍行動,所以,呂蒙軍想要到達房陵,一定要走地形更平坦的東南方向。

將士們知道了行軍目的,情緒普遍不高,行軍過程中,大軍保持了相對的安靜。

趙累和廖化兩個人,在阻擊地點的選擇上產生了爭議。

趙累覺得,將士們應該迅速趕到粉水,沿著河道在岸邊布置防禦。

廖化的想法卻更積極主動,他不僅要到達粉水,還要過河作戰。

兩人的意見分歧太大,為了避免動搖軍心,他們不得不遠離部隊,遠遠跟著部隊行軍,互相說服。

趙累先開口:“我們兵少,呂蒙兵多,關將軍下了死命令,讓咱們堅守三天,這種時候,正麵硬抗沒有意義,而且,很不理智。”

“我軍如果能在粉水畔設防,不僅可以削弱敵軍的兵力優勢,還可以增加咱們的勝算。”

趙累的看法簡單直接,反正都是阻擊,就應該選擇最有把握的阻擊點。

廖化考慮問題的角度卻不僅僅停留在戰術層麵上。

如果麵對曹軍,沿著河道布防,確實可以削弱敵人的騎兵優勢。

但是,麵對水軍聞名天下的呂蒙軍,退守岸邊就意味著放開了河道。

呂蒙完全可以利用粉水調兵,把兵力投放到關羽軍防線的任何一處薄弱點。

由於粉水流經房陵東部,呂蒙軍甚至可以派出一支部隊順勢偷襲房陵。

阻止呂蒙軍步兵接近粉水,可以避免敵軍利用水路調兵。

說出自己的顧慮,廖化再度提出合兵渡河作戰的建議。

“我軍如果渡河,不僅消除了呂蒙軍的水軍優勢,還可以隨時截斷敵人的後勤。”

“主力遭到攔截,呂蒙軍的水軍攻堅力量不足,即使到達房陵,也不會對局勢有明顯影響。”

“我相信,在沒有徹底消滅我軍之前,呂蒙軍不敢帶兵突襲房陵。”

趙累眉頭皺了起來,“帶兵渡河作戰確實有很多好處,但是,我軍拋棄後路,放棄了物資補給,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收益越大,風險越高,為了說服趙累,廖化提起了背水一戰的經典戰例。

趙累明顯沒有被廖化說服,“元儉,咱們不是兵仙,而且,我軍輸不起,如果隻是尋常作戰,咱倆一心為公,兩種決策都有可行性,我願意陪你賭一把,但是,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作戰,更為了後方將士的安危,不能有絲毫馬虎”

趙累提出了折中的建議,“依我看,咱們不如兵分兩路,我帶著主力部隊沿河布防,你帶著部隊過河進行突襲,這樣,咱們可以兼顧。”

隻有兵力充足,才有分兵的餘地。

負責阻擊的關羽軍將士本就人數不足,貿然分兵,最大的可能是被對方各個擊破。

廖化反複進行勸說,但是,趙累卻表現出了難得的固執。

廖化不得不讓步,聽從趙累的意見,在粉水西畔布防。

部隊很快到達粉水,一支呂蒙軍的部隊正在渡河。

這個時候,不少呂蒙軍將士已經在粉水西畔登陸了。

趙累和廖化沒有猶豫,組織部隊合力進攻。

這支呂蒙軍試圖整隊抵抗,但是,倉促中,軍隊行不成隊形。

一波衝擊之後,呂蒙軍被打的潰不成軍,少數士兵原地投降。

更多將士轉身跳入粉水,試圖泅水逃生。

關羽軍將士迅速趕到河邊,使用弓箭對河水中的呂蒙軍將士進行射殺。

這些呂蒙軍戰士雖然水性不錯,但是,他們不是鋼鐵戰士,很多人中箭之後沉入河中,再也沒有浮起。

廖化沒有渡河追擊,和趙累兩個人在河畔布防,同時詢問起戰俘。

從戰俘嘴裏,廖化知道了呂蒙軍的動向,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呂蒙沒有全軍走水路北上,主力走的旱路。

但是,呂蒙軍沒有放棄水路優勢,水軍隨同北上。

被廖化和趙累合力擊敗的呂蒙軍將領,是廖化老對手孫桓的部隊。

孫桓在華容道被廖化擊敗之後,並沒有返回江陵,而是在江陵西北駐軍。

招攬舊部的同時,孫桓還招降了一些關羽軍的將士。

孫桓的兵力數量有所恢複,戰力卻達不到巔峰時期。

呂蒙主力北上的時候,也派人聯絡過孫桓,要求對方擔任全軍先鋒。

正是由於孫桓提前北上,所以,先頭部隊才會在關羽軍到達粉水的時候,提前渡河。

隻不過,廖化擊敗的呂蒙軍,同樣是孫桓麾下的小股兵力。

孫桓主力此時遠離粉水,先頭部隊已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