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七章 道德經(1 / 2)

(ps:感謝馬海龍是好人大大的打賞,謝謝!)

“我該去哪裏?”

“去你該去的地方。”

“我該怎麼做?”

“做你該做的事情。”

方寸山下,孫悟空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霧氣朦朧的方寸靈台上,那扇象征著長生的門已經慢慢關下了。

關閉後,便再也不會對他開了。

茫然地看著大海周遭,從花果山歸來然後到方寸山的情景曆曆在目。

他再也不是那個即使躍水簾洞都要付出萬分努力的猴子了。此刻的他通曉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逆長生之術……

離別,總是讓人傷感的,孫悟空舍不得方寸山上的一切,甚至連孫悟空這三個字都是菩提祖師取的,恩同再造。

但又如何?

“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凶,卻不許是我的徒弟。你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隻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孫悟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他要保花果山的猴子猴孫,他要讓孫子猴孫們都得長生之術。

所以即使賦不比一般學徒,但勤奮程度卻比任何人都要堅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盡管因犯炫耀之罪而被尊師趕出方寸山,但他畢竟心中有情,縱然因果令他們永遠分別也一般。

“這位客觀,該走了。”方寸山下的村民見到這位毛臉雷公嘴,身船素衣的怪客,臉上並沒露出任何訝然。

在方寸山上,有人有妖,妖與人並未有任何區別對待。

“嗯。”孫悟空點點頭,再次深深看了一眼方寸山以及方寸山上那扇古樸大門。

此去,終了……

別了,長長一歎。

歎罷便坐上船朝遠方行去。

海上霧氣朦朧,偶爾大浪滔,竟白黑夜不知時辰……

但孫悟空的心卻一直未曾彼岸過。

待孫悟空離開未多久,六耳蹣跚從漆黑的草叢中抱著木劍鑽了出來。

“七十二般變化,長生之術?”六耳摸了摸耳朵,露出一番得然的笑容“生我六耳,便注定讓我成一番大事,大王能行之行,我也能行!”

想罷,六耳將木劍背負身上,也懷著對未來的無盡憧憬站起來朝岸邊走去。

…………………………………………

“當官碌碌腐朽,我卻無法改變這般波浪,與其懷著無力之心而當官,還不如遠離修道。”李玄依稀記起十幾年自己辭官歸去時候情景。那時候他覺自己已看破紅塵,總覺當官無趣,但辭官修道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實在是太過於坎坷了。

修道所為何?修道明理,成仙!

這些年,他走過實在太多太多的地方,也求見了許許多多的修道明家,家財耗盡一空,但奈何修道實在甚微……

“再過幾年我便步入蒼老之際了,此時我卻實無長進,我該如何處之?”立於華山之下,李玄長長一歎,他的雙目帶有無盡歎息,世間本身便是如此糾纏。超越並跳出紅塵容易,但成功的又有幾何呢?

“我若真成不了道,老,你便讓我打消這般念頭吧,你既給與我成道之心,卻又遲遲不肯與我成道資質……難道我便要這般身死魂消?”看著下方萬丈懸崖,李玄閉上眼睛,聲音無比蒼涼。

堅持一樣東西很容易,但堅持一樣完全沒有希望,甚至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東西又有何意義?

苦修多年,到頭來便為一場空,誰會了解這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