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0章 小犬(1 / 2)

建安十三年九月,孔明奉命南行,前往柴桑郡遊說孫權聯劉抗曹。我敵不過他的三催四請站在城門下相送,直到那一駕載著鴛鴦劍的馬車消失在視野中。

“昨天不是說過要睡懶覺,不來送行的嗎,怎麼又來了?”劉曦將我的出爾反爾理解成欲拒還迎的矯情,恨鐵不成鋼,“別人不知道,你還會不知道麼?他此行看似凶險,實際上順利地很!《三國演義》上怎麼說來著?‘諸葛亮舌戰群儒’、‘用奇謀孔明借箭’,被孫權好吃好喝地供著不說,他還能趁機跟他哥哥諸葛瑾敘敘舊,你送什麼送,鹹吃蘿卜淡操心!”

“我也沒擔心他。”我本來的確是打定主意睡到日上三竿的,但孔明大清早的跑來公主府刷存在感,居然帶來了早餐神器,“他給我做了燒餅油條!你能相信嗎?在三國這種連酵母粉都沒有的地方他居然搞出了燒餅油條!我隻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跟他提過幾句他就記住了。”吃人嘴短,我一感動,就決定來送行以資鼓勵。

燒餅的技術含量不高,但在三國做油條幾乎是跨時代的創新。三國人飲食並無“發酵”的概念,所有麵食都用死麵製作,因此小籠已經可窺雛形,需要經過發酵處理的饅頭卻還不見蹤影。想到後世傳說中饅頭是由諸葛亮發明的,我就有種推進了曆史步伐的錯覺。

所以,他之前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有要去做的意識。該說男人果然是需要鞭策才會進步的嗎?

“油條有什麼難做的,值得你感動成這樣。”劉曦很瞧不上我的大驚小怪,鄙視道,“我府裏的廚子不僅會做油條,還會烤麵包、做布丁、攤麵餅,以後來姐姐這裏吃早飯,我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真正的廚藝,別眼皮子那麼淺一根油條就被騙走了,簡直丟人!”

……女王,請收下我的膝蓋!

其實我在草廬時也琢磨過改善飲食的方法,不過我穿越前十指不沾陽春水,對於廚事近乎一無所知,發過一次生麵團失敗後便歇了心思。當時窮地連飯都吃不飽,根本沒有富餘的食材來給我浪費。而如今雖然貴為公主,我卻已經換了心境,深深為自己之前的庸碌無為羞愧,隻希望能多替劉曦做一些事,為荊襄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局勢稍定,曹操畏懼地雷,短期內不會來犯,因此荊襄諸郡應該抓住機遇休養生息,大力發展。”軍政廷議上,劉曦借用李世民的名言語重心長地解釋自己的執政理念,“平民百姓生活不易,所求不過衣食住行四字。隻有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擁護。”

他的語言非常現代化,部分新入職的官吏聽後一頭霧水,但郭嘉與他相得多年,早就習慣了他異於常人的表達方式,第二天就默契十足地將《告荊襄百姓書》蓋上劉曦的印章發往荊襄的每一個角落,首開主官與民眾對話的先河。江湖百曉生們聞風而動,於茶館中不遺餘力地插播平安王的惠民觀念,伊籍、邵闡等人亦聞弦音而知雅意,化身槍手開足馬力造勢,將“平安王保平安”的口號喊地人盡皆知。

但是太平盛世並不是靠口號就能喊出來的。由於曦琮大戰時正值盛夏,田裏的莊稼沒能等到秋收便因農戶棄家逃難而枯萎,以至於荊襄的農業生產陷於癱瘓之中。劉曦眼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轄下人口登記造冊,並按照人數出借口糧與糧種,以免耽誤秋種,影響來年收成。

因為有了替兄分憂的覺悟,我向劉曦討來了分糧的差事,帶著馬良、馬謖兄弟二人夜以繼日地核算各地上報的人口數目。

“這脊檁縣縱橫不過百裏,多為山區丘陵,卻有萬家農戶,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都隻生兒子,不生女兒!”捏捏酸脹的睛明穴,我隻覺怒氣衝天,“上報的官吏到底是不會計數呢,還是覺得我好糊弄?”翻翻賬冊,虛報人口騙取糧食的鄉縣數以百計,相比之下脊檁縣居然還不是最顯眼的。

“公主息怒!”被後世史官評價為“言過其實”的馬謖如今不過是個剛滿十八歲的毛頭小子,但性格裏的浮誇已經可見一斑。聽到我的抱怨,他的哥哥馬良尚未有任何動作,他就立馬心急火燎地湊過來翻看脊檁縣的奏記,手中的毛筆不小心在桌上畫出一道長長的墨印:“脊檁縣山高水遠,王爺日理萬機,怕是無暇教訓這等偏遠小民,不若息事寧人,以免引發山民□□……”

劉曦初定襄陽,為了穩定局勢,大多數的鄉縣小官都由劉表父子的舊部原職任命,因此雖然表麵上將劉表的地盤全數收入囊中,實際卻有名無實,對一些偏遠的鄉縣缺乏掌控,需待今後酌情調換上心腹人手方能有所改觀。可以說,在劉曦空出手來之前,隻要這些地方官不高舉反旗明目張膽地造反,即使有失當舉動劉曦也會礙於大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