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0章 靜候(1 / 2)

建安十四年九月,曆經五個月的長途跋涉,我終於抵達了以我的封號為名的盛陽郡,受到了以邢聚、邢豪父子倆為首的本地官員的熱烈歡迎。自擁兵自重、在行動上脫離曹操陣營開始,地廣人稀的盛陽郡就成了曹氏腹地中的一枚釘子,經曆過火攻、水淹、箭擊、圍城等各種淩厲手段,但就是穩穩地紮根在了曹操的眼皮子底下,任他雨打風吹,我自巋然不動,成了曹軍的眼中釘、肉中刺。若非這一年來的驕人戰紀無法作假,任誰都不能相信盛陽郡貧窮落後的表象下,竟然隱藏了如此駭人的戰鬥力。

邢聚雙手合掌,如釋重負:“卑職終將盛陽郡完整地交到公主手中,幸不辱命!”

我扶住他的胳膊,由衷道:“將軍乃國之棟梁,盛陽郡有將軍鎮守,是我之幸,亦是全郡百姓之幸。”

同一座城,換一個人,就將是完全不同的結局。因為在千裏之外道聽途說了太多盛陽郡的慘況,我想當然地以為會看到一個滿目瘡痍的破敗之城,誰知邢聚不僅是將才,更是能臣,盛陽經濟雖遭重創,卻並未現出衰落之象,街市上所賣貨物即使並非全新,也被細心的店家收拾地整整齊齊,城內井然有序,夜不閉戶,鄰裏關係異常和睦。

這是一個人口稀少,但真真切切能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郡城。城東王老太家的孫子守城犧牲卻無錢治喪,城西與王家八竿子打不著的劉大爺會心甘情願地拿出存下的良木,先緊著王家的喪事。

“這是怎麼做到的?即使是經濟高度發展的二十一世紀,願意捐錢幫助困難人群的也並非大多數,有些人甚至以此為契機斂財,眼中隻有一己私利。

“盛陽民風淳樸,卑職不敢居功。”邢聚的回答輕描淡寫,但孔明隨著他考察了一番風俗民情,將盛陽的團結歸結為同伴效應。不同於其他官吏高高在上的作風,邢聚時常深入基層,鼓勵轄下民眾互幫互助,除定期舉辦花燈會凝聚人心以外,還給每個百姓製作下發戶帖證,頒布法令規定無論糧米還是衣布全都需要憑證購買,並要求所有商戶都將自己的姓名、履曆標注在店門口的招牌上,創造性地實現了三國版的“實名製”管理。如今,盛陽郡的大部分居民彼此之間都有聯係,商販知道買家的姓名,買家也不怕買到劣質商品找不到賣家索賠,街坊間走街串巷時也慣常會說些家長裏短的瑣事,無形中縮短了人際間的距離。劉大爺借壽材的事跡經過官方認證後,是會被記錄在戶貼證背麵的“好人軼事”一欄,並且由官方張榜公布的,自然,也會被所有認識劉大爺和王老太的鄉鄰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廣為傳播,這是一項非常有效的精神激勵——據說,劉大爺雖然暫時沒了壽材,但最近走起路來腰板都比平時挺直許多,臉上的笑容如同花兒一般燦爛。

“皇兄將邢聚交給我,實在是用心良苦。”我忍不住感念了一番劉協的愛護之情,隻覺無以為報,“他待我至誠,我卻裝瘋欺騙了他十幾年,而且,還夥同劉曦一起謀奪他的江山……”雖然圖謀已久,但想起劉協,我內心並不是不愧疚的。不同於我們那個荒淫無度的父皇,劉協本人並無劣跡,而且真的以複興漢室為己任。年幼時進學,他天不亮便坐在書房中背誦詩文,兩三個時辰不挪窩,以至於我穿越前的前身以為他是個泥人,喊他“泥哥哥”。我毫不懷疑,隻要給他機會,他一定能成為一代曠世明君。但有了劉曦,劉協最好的歸宿也就是個沒有實權、庸碌度日的閑散王爺。

不過,這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現在便開始煩惱未免有些操之過急。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是根除曹家勢力,天下大統。不知劉曦是為了躲避婚事不願回襄陽與孫尚香成禮,還是真的單純出於事業發展的考量,自入主益州後便刻意加快了擴張的步伐,一麵遠程操控孔明夯實盛陽政權,致力於哽在曹軍腹地噎死曹操,一麵又積極準備,蓄謀攻打張魯。

雖然盛陽名義上是我的封地,但我正處孕期,無暇顧及,日常瑣事都是邢家父子與孔明在管理,唯有重大決策方才詢問我的意見,每日忙得腳不點地。我理智上能夠體諒孔明為國為民之心,感情上卻做不到無視他對妻子的輕慢,終於有一天忍不住跑去郡府敲著他的書桌興師問罪道:“再下去你連我長什麼樣都快忘記了吧?”前段時間南部發生疫情,他帶著一幹下屬數過家門而不入,比治水的大禹還要鞠躬盡瘁。

“娘子何出此言!”孔明從案卷中抬頭,笑容中難得地露出一抹被人捉奸在床的尷尬,“絕無可能!”

這個人任何時候都能笑出春水的柔情,但一年夫妻,我已經對美男計有了抵抗力:“你自己說說有多久沒回家了?妻子身懷六甲你卻夜不歸宿,你對得起成婚時發下的誓言嗎?”要不是曆史上的他不近女色,一向品行良好,我都快懷疑他孕期出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