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七章(1 / 2)

正如胤禩所料,一切都如脫韁的野馬,很快就脫離了太子最初的設想。如果說罪臣名錄的頒布狠狠的落了康熙和聞名全國的這些文豪們的臉麵,那麼太子預期的真名士錄卻並沒有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打一個棒子給一個甜棗的確是個不錯的製衡之道,奈何被太子一同調查之後真正兩袖清風的大學士中,居然是以顧八代等人為首的滿漢八旗中人最多,這下子,甜棗沒能成功投喂到龐大的漢人士族的口中,反倒又捅了個麻煩的馬蜂窩。

還在為罪臣名錄裏罪行昭昭的大儒們感到羞愧的漢人在看到真名士錄後立刻就炸毛了,畢竟滿人中如納蘭性德一般被敬佩讚賞的畢竟是少數,滿漢之爭向來是個鐵疙瘩,當事情發展到被所有人都抬到朝廷抬滿抑漢的高度後,江南的儒生、學子們都不淡定了。

江南本就有不少名門望族還在觀望要不要接受朝廷的招撫步入仕途為清朝效力,這下子剛剛邁出去的步子又遲疑了,有些人更是抬出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嘲諷清朝委實是胡虜之邦,連入朝為官的盛名大儒們都被移了性情。

漸漸地,上書房裏太傅先生們要跪著給皇子學生們授課的事,也在江南迅速的流傳了開來。一石激起千層浪,江南的水迅速的亂了,而輿論也迅速倒向了議論天罰究竟是緣於道德敗壞的大儒,還是緣於折辱師道的皇帝。

人情有遠近,多半都是苛責己身困難,推諉給別人容易,一時間,對於皇帝外尊內辱,不過是虛情假意招賢納士,實則對漢人每多折辱橫加歧視的論調,越發的塵囂而上遏製不住了,這麼多年康熙好不容易打開的“國初以美官授漢人,漢人且不肯接受”的局麵,再一次的僵持住了。

太子再也無力遏製這股來勢洶洶的詰難,在慈寧宮太皇太後的麵前垂下了他一向驕傲的腦袋,心裏麵委屈極了。

看著蔫頭蔫腦的太子,太皇太後卻並沒有責備他,反而讓他坐在自己身邊,伸手安撫的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笑道:“不必太過灰心喪氣,這是你初次處理朝政,便遇到如此棘手的大事,能有如今的成果,烏庫媽媽覺得很欣慰。”

太子鼻子一酸,心裏麵慚愧極了,喃喃的說道:“老祖宗,孤……孤覺得對不起皇阿瑪和老祖宗的信任。”

太皇太後慈愛的笑道:“事已至此便不必後悔,錯便錯了,關鍵是你從這裏麵看到了什麼,保成,若讓烏庫媽媽講,你的第一錯,就是太過信任索額圖。”

太子一愣,不解的說道:“叔公也是為了我著想。”

太皇太後卻笑著搖頭:“他的本意的確是為了你,可他背後站著太多的宗室王爺和八旗親貴,這些人的利益糾葛太深,你看不透這一點,才是錯的第一步,他想幫你,卻又何嚐不是在幫他自己鏟除異己,幫他身後的這些八旗旗主、宗室們謀求利益呢?保成,你是大清的皇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你的眼光要放得更高更遠,才能在這些漩渦中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太子第一次聽太皇太後向他分說朝政,一時間不覺有些怔愣,太皇太後也不催他,讓他慢慢的品味這話裏的道理,康熙教導太子不可謂不耗盡心血,時至今日,康熙傳授給太子的,還是堂堂正正的學識和道理,那些暗地裏的為君之道、帝王心術對太子而言還很陌生。

有些懵懂的離開慈寧宮,太子覺得腦袋裏亂哄哄的,好似明白,卻又好似糊塗。回毓慶宮的路上,迎麵遇見四阿哥胤禛從南邊過來,太子腳步一頓,臉上的神色頓時有些不大自然,這種時候,他最不想遇見的就是其他兄弟,這些人都是來看他笑話的!

頭一回親自承辦大事卻給辦砸了,一向驕傲的太子在太皇太後麵前可以毫無顧忌的露出蔫頭蔫腦的樣子,可麵對其他兄弟們,他就隻能別扭的傲嬌了。

眼皮一掀,太子收起剛剛因為反複琢磨太皇太後話中意思而有些懵懂的神色,露出了比往常更加傲慢三分的倨傲之色,仰頭闊步的對著迎麵而來的胤禛點點頭,看看他的方向,隨意的問道:“去給你額娘請安?”

胤禛卻站定在原地搖了搖頭:“我正要去毓慶宮,偏巧在這兒就遇到了。”

太子一愣,去毓慶宮?神色又冷了兩分,哼,這個老四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肯定是要去看孤的笑話的,真真可惡!

誰知道太子卻想岔了,隻見四阿哥胤禛不但沒有口出惡言,反而十分真誠的繼續開口道:“多謝太子為顧老師賜藥,太子賞罰分明,臣弟佩服。”

本以為這是句諷刺的話,誰不知道眼下他所謂的賞罰分明措施起了強烈的反效果?可太子左看看,右看看,也沒看出一臉真誠的四阿哥身上流露出一點點諷刺的意味,這下子,太子心裏的滋味一下子就複雜了起來。

一向信任的叔公是利用這件事來鏟除異己鞏固實力,朝野上上下下皆是不滿之音,在這其中,最近和他關係變得很是疏遠的四弟居然站出來十分真心的表露出了讚同,一瞬間,傲嬌的太子被順毛了,滿心的烏雲都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