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二章(1 / 2)

羅刹使節歸國後,熱鬧了好一陣的京城慢慢恢複了平靜,康熙的心情也終於一掃之前文廟一事所帶來的陰霾。太子的長進讓康熙尤為欣慰,康熙本就不滿索額圖與八旗將領們結黨營私帶壞了太子,正想著解決了羅刹一事就好好敲打索額圖一番,如今見到太子主動疏遠索額圖,康熙覺得這是父子二人心意相通的結果,自然十分高興。

正所謂福禍相依,太子的疏遠於索額圖而言是個噩耗,但同時也為他規避了康熙的雷霆怒火。這其中的得失,仔細權衡下來,卻是外人難以體會的滋味。

恰逢皇後千秋,康熙便決定為佟皇後好生慶賀一番,一時間,後宮裏的氣氛也活躍了起來。自打太皇太後病愈之後就接連發生了不少事情,皇帝心情不好,後宮的娘娘們便也都謹小慎微不敢在這種時候觸怒龍顏。

如今皇上心情轉好,在這春暖花開之際要為皇後慶賀千秋,沉寂了已久的後宮便也恢複了百花齊放的狀態,嬪妃們各個都精心打扮,致力於在皇後的千秋宴上大放光彩。

就在這一片和樂融融的氛圍中,一股股暗潮,卻已經洶湧而至。

一封家書,悄然從戴梓的府上傳回了他的老家浙江仁和。而這封書信,與其說是家書,倒不如說是絕筆。寫這封家書的時候,戴梓已經決定上奏彈劾正紅旗副都統彭春、正白旗蒙古都統郎坦和內大臣索額圖結黨營私、勒索學官、牽製言官、克扣軍餉、冒領軍功、私吞封賞等六大罪狀,深知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戴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索額圖等人權傾朝野,朝中滿洲大臣對漢臣的壓製由來已久,作為漢臣而彈劾滿官本就希望渺茫,但戴梓的心裏實在是有一團怒火燒得他五髒俱焚。

因善做火器並在洋人麵前給康熙很是長了幾回臉麵,戴梓的官運走的順風順水。與建義候林興珠結為忘年之交,在一處揣摩如何讓藤甲兵們更有效的克製火器,戴梓算是親眼看著藤牌兵的新兵們成長的半個師傅。

這一次林興珠率藤甲兵隨彭春和郎坦出征雅克薩,戴梓自然不會奢望毫無傷亡,但當他看到損兵折將傷痛慘重的藤甲兵,再聽到林興珠坦言他們在軍中所受到的不平待遇後,他的心裏就難以遏製的燃起了熊熊的怒火。

在林興珠的勸說下他勉強壓製下了怒火,為了安置犧牲和受傷的藤甲兵孩子們,戴梓甚至變賣了不少他十分珍愛的古董字畫來籌措銀兩,希望能為這些因傷卸甲的孩子們出一份力。

戴梓的性子雖然耿直,但他也甚至朝中漢臣的地位,林興珠也對他苦口婆心的勸了好久,就在戴梓終於決定忍下這口氣的時候,封賞落空的事,讓他再也無法遏製這股憤怒。

為了獎賞這次東征有功的將士們,皇上下旨三倍封賞,很快兵部擬好了封賞名錄,皇帝禦筆親批論功行賞。

林興珠滿懷希望的去兵部領賞,結果乘興而去敗興而回。兵部擬好的封賞名單裏,藤甲兵的功勞被瓜分一空所剩無幾,滿眼所見皆是那些不事生產的八旗老爺兵們的功績。林興珠回府就急火攻心病倒了,而很快得到消息的戴梓更是怒發衝冠不能自已。

沒了林興珠的勸阻,戴梓決定奮力一搏,此事雖然並不與他直接相關,但他若是視而不見,他覺得自己過不去良心這一關。更何況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八旗如今上下相蒙的惡行也是欺君罔上,出於對朋友的私心與對皇帝的忠心,即便知道彈劾此事許會搭上自己的性命,戴梓也決定以命相搏。

將妻子和兒女叫到麵前細說了此事將可能帶來的災難後果,戴家父子都是同樣的性子,聞言戴夫人抹了抹眼淚,對丈夫的決定卻是十分支持,戴梓的四個兒子也都群情激昂,各個都說以父親為榮。

戴梓於是修書回了老家浙江仁和,囑托族中宗子,若是他戴梓一家不幸罹難,懇請宗族垂憐替不孝子供奉亡父母及祖先靈位。這一封絕筆寄出去後,戴梓反複修改完善了幾次奏章,終於決定在三日後的大朝會上彈劾索額圖、彭春一黨。

大朝會在皇後千秋後的第八日,在此之前,康熙的日子過得格外舒心。這段時間以來,前朝平安無事,後宮女為悅己者容的嬪妃們全都穿著新製的春衫成了禦花園裏格外靚麗的風景,因掛念太皇天後身體和前朝一係列政事而久未踏足後宮的康熙,終於在鬆了一口氣後好好的享受起了後宮眾星拱月般的討好。

忠烈祠也以最快的速度修建完畢,康熙決定在大朝會上讓欽天監擬定良辰吉日,翰林院的大學士們早就擬好了碑文,康熙看過十分滿意,他要親自去忠烈祠立碑刻文以表彰滿漢八旗的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