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八章(1 / 3)

左邊的小路雖然崎嶇了些恐怕要耽誤不少時間,但腳程快些他們也能在規定時間內到達嶽興阿那一隊的營地,嶽興阿他們既然不肯露麵,雷大鷹便打算幹脆帶人直搗他們的大本營,抄了他們的老窩。

崎嶇泥濘的山路好不容易走到了盡頭,繞過前方的山包便是對方的大本營,雷大鷹精神一震,看了眼懷表的時辰,帶著手下的弟兄們鼓足了勁兒拔足狂奔,誰知道前方那看似毫無蹊蹺的落滿了鬆枝的地下,竟然埋了數量不菲的演練用的霹靂子。

雷大鷹小隊被炸了一身的染料之後,趴在草叢中動也不動將近兩個時辰的嶽興阿帶著弟兄們站了起來,輕輕拍掉了頭上的落葉,嶽興阿神色間不見一點兒的傲氣,隻沉穩的說道:“你們輸了。”

雷大鷹幹瞪眼,咬牙看著自己和兄弟們一身五顏六色的染料,重複道:“這是我們火器營的東西!你這是犯規!”

嶽興阿瞥了他一眼,神色不見半點兒的不忿或是心虛,沉穩地說道:“能做陷阱,就不算犯規。”

雷大鷹還是不服氣,等三個隊伍一起回到了營地,他便拉著嶽興阿跑到王怡錦麵前評斷。王怡錦一聽便笑了,讚許的看了眼嶽興阿,對雷大鷹說道:“你是火器營那邊的,戴師傅研製的好東西,嶽興阿都已經活用到了排兵布陣上,你們火器營還沒想到要把它用在演習中,可是你輸了。”

雷大鷹一聽也是這麼個道理,憋著嘴鬱悶的跑去一邊畫圈圈,發誓下一次準要讓嶽興阿他們好看。這模樣若是放在個粉嫩少年身上倒是幅風景,放到五大三粗的雷大鷹身上,那場景可是說不出的可笑

王怡錦笑嗬嗬的看著雷大鷹幼稚的舉動,心裏麵十分滿意,有競爭才有進步,原先雷大鷹專注火器、林棟鑽研冷兵器,雖然雙方各有所長時常較勁,也算是都有改良和進步,但在王怡錦看來卻還是少了交融協作的味道。

直到嶽興阿被送到他這邊……回憶起從前,王怡錦不免歎了口氣,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嶽興阿的時候,對方身形消瘦不堪,雙頰深陷,一道猙獰的傷疤橫貫整個麵容,一隻眼睛被黑布包裹起來,看上去哪裏像是個在京中嬌生慣養的八旗貴族子弟?

雖然他從八阿哥那邊聽說了嶽興阿的悲慘遭遇,但他想著,虎毒尚不食子,那個隆科多雖然不是個好東西,但對親生兒子總也不可能太過嚴苛。直到親眼見到嶽興阿的慘狀——對方那還是將母親安置到了海島上稍作休整後的樣子——王怡錦這個陌生人都有些不忍心,那作為父親的隆科多時如何能下得去這樣的狠手、且還不知悔改?

初來乍到的嶽興阿是個非常沉默的人,幾乎不怎麼說話,但卻十分聽話,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桀驁不馴來,但骨子裏的一股韌勁卻又彰顯他並不是個軟弱溫順的人。帶著嶽興阿熟悉了環境、親眼看了幾次雷大鷹和林棟二人練兵之後,王怡錦十分鄭重得對嶽興阿說道:

“八爺說,你是個將才。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也看到了,在我這兒,練兵的法子可和外麵不同。我給你三個月的時間,你從尚未有歸屬的那批少年裏挑選三十人,如果三個月以內,你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我便認可你的天分和能力,如果不能,那麼看在八爺的麵子上我還是會收留你,隻是讓你帶兵卻是不可能。這點,你可要牢牢記住,三個月的時間,我要的不是死板的騎射。”

嶽興阿點頭應了,王怡錦當時隻是想看看,讓清朝引以為豪的騎射一旦真得□□練起來會有怎樣的效果,卻沒想到,嶽興阿著實給了他一個大驚喜。比起單一的騎射隊伍,嶽興阿更側重隊伍的協調能力,隊伍中有弓馬嫻熟的騎兵、有靈活機動的陷阱兵,雖然是後來者,但嶽興阿對於火器的吸收也是迅速,很快便掌握了新式火器的用法,並巧妙的將這些都融入了他的小隊之中。

三個月以後,嶽興阿第一次和雷大鷹、林棟小隊競技,便力壓前輩,奪得了頭名,雷、林二人雖然也有輕敵之嫌,但嶽興阿的實力也在那場比鬥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經此一役,不僅王怡錦認可了嶽興阿,他也成功融入到了整個隊伍之中,再沒人因為他年紀小、曆練少而看低了他。

雖然事後雷大鷹和林棟都有些疑惑的問王怡錦:“他可是朝廷的人,您怎麼就讓他到咱們這兒來,還負責帶兵?若是讓朝廷知道了端倪,豈不是大事不妙?”

王怡錦卻老神在在的笑道:“不打緊,他不是朝廷的人,是八爺的人。”

雷大鷹和林棟聽得越發的糊塗了,八阿哥那是皇帝的兒子,八阿哥的人,不就等於是朝廷的人嗎?可他們再怎麼問,王怡錦都閉口不言一派神秘兮兮的模樣,他二人雖然心裏依然存疑,但想著,姚將軍和爹都沒說什麼,這事兒他們還是不要操心了,多花費點兒心思在隊伍的訓練上,如果下次再輸給嶽興阿這個小子,那才是真的丟人丟到姥姥家了呢!

“七年的時間過得可真快,你離開京城這麼久,這次當真要隨我們回去?不怕被你家人認出來?”側頭看了眼嶽興阿,王怡錦問道。

七年的時間改變了不少事,包括這個曾經落後、貧瘠的尼布楚。這裏的百姓原都是羅刹的奴隸,血統斑雜以混血為主。經過這些年的經營,他們從海島上、全國各地送來了不少孤兒和小小年紀便被家人賣給人牙子的孩童,與當地的孩子在一起吃住、一起讀書和訓練,當地的孩童因此半點兒都沒有排斥這些中原的孩子,反倒將他們看作了福星,看做了能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的福星。

孩子們在一起長大,當地人更是開始與參場的漢人通婚,慢慢移風易俗,原本的那絲野性慢慢融於血脈,鍛造了他們訓練中的悍不畏死,卻沒有造成原住民與外來人之間的隔閡。原住民心性質樸,認準了王怡錦是幫助他們擊敗了羅刹人的貴人,對他奉若神明,忠心耿耿沒有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