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043章 翡翠佛珠(1 / 2)

鄭經不知道這次采訪的事件是什麼,但是有楊威在,他知道肯定會有好戲看。

在奧拓車上,楊威一路有說有笑,“咱們第一站是德城的一個叫孝泉的古鎮,采訪一個農業養殖的新聞專題。”

這新聞一看就是給了錢的,沒啥看點,無非就是養殖發家,帶動村民致富等等。

不去不知道,趕到目的地才知道,原來這個古鎮竟然大有來頭,在百姓中間,說到孝泉的孝文化,特別是“一門三孝”的故事,其傳播距離之遠甚至享譽了全中國,蜚聲東南亞,在二十四孝裏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說,東漢時,雒縣孝泉有一個叫薑詩的人,他的母親喜歡喝江裏的水、吃江裏的魚,薑妻龐氏每日便去江邊挑水、打柴換江魚給婆婆吃。

誰知後來婆婆聽信讒言,硬逼著兒子休了龐氏。

那媳婦龐三春被趕出家門後,雖寄居破廟,仍以柴換魚托人送與婆婆。

其子安安,人雖小卻也懂孝道,每日從上學口糧中節省一點糧食給母親送去。

最後,一門三孝,感天動地,薑家屋側冒出湧泉,並≮←,日現二鯉,之後,“一門三孝”成為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廣為流傳。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孝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主題,古鎮如今打造了一個24孝的主題公園,鄭經有很教育意義,怪不得還被評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看到這些古跡,鄭經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故鄉。

此刻,遠在千裏之外的父母親肯定肯定還在披星戴月地幹著農活,鄭經當年的學費也都是從他們種地的口糧中一口一口省下的,他們供養鄭經二十多年,直到現在畢業工作了,還沒有吃過鄭經一分錢的東西,他們卻無怨無悔,他們覺得隻要兒女不再像他們一樣,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就心滿意足了。

鄭經暗自發誓,以後飛黃騰達了,一定帶父母來城裏享福。

也許,這裏本來就是個不俗的地方,他們走在坎坷不平的青石板道上,先是遠遠的看到一個老頭推了個3米多長的木船,裏麵滿是還沒來得及分類的大小魚類,顯然是打魚才回來。

這老頭真聰明,竟然會想到在船底裝一根軸,在路上就把兩個輪子安裝在船下的卡扣上,到了江邊再把輪子取下,將船推到江裏去打魚。

再往前走,遇到了一個挑著扁擔叫賣藥材的老者,那老者嘴裏銜著一根將近半米長的旱煙袋,邊抽煙邊在街道上吆喝,“中藥世家,包治百病,人間生老病死,記得找我錢半仙”

這錢半仙的睫毛很長,眼睛跟老鼠一樣,雖然不大,卻隨時瞪得圓圓的,雖然挑著幾十種藥材,卻悠閑自在,步履輕盈,給人一種古代的穿越之感。

沒走多遠,一家賣飯的店鋪吸引了鄭經的注意。

那店鋪古色古香,比人還高的蒸籠悠閑地冒著熱氣,與其他店不同的是,每口鍋和每張桌子前麵,都擺有做工精致的小梯子,原來,這家人都是侏儒,雖然身材不高,但是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日子過的有滋有味。

鄭經情不自禁地走了進來,“客觀好,您要點什麼?”

“咱中午就在這吃唄?”鄭經給楊威建議道。

楊威說,“快點去德城,有請客的,已經約好了。”

一路上,楊威顯然有點心急,在顛簸的砂石路上把奧拓車開成了奧迪,鄭經真怕這輛車承受不了如此虐待而瞬間趴窩,好在平安到達德城市中心,那輛奧拓車小心地停在了城市中心廣場。

打開車門,一個美麗的新世界立即呈現在他們麵前,眼前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靠衣裝馬靠鞍,那些用玻璃幕牆裝飾出來的鋼筋水泥,把這座城市襯托的一本正經。

廣場上有放風箏的,有打太極拳的,從對麵樓上飄來的音樂給人一種吃了搖頭之丸的衝動,一切都顯得那麼的祥和安然。